保育仔猪的饲养问题检查与分析
1、断奶仔猪饮水采食不佳的原因。
(1)仔猪以前没有采食和饮水的经历
(2)找不到水和饲料
(3)太冷
(4)打斗
(5)饲料适口性差
(6)光照时间短(断奶后的前3天需要24小时的光照)
(7)很难达到采食和饮水的地方。
2、断奶仔猪不吃不喝的表现
(1)无精打采,精神不振
(2)瘪瘪的肚子
(3)毛发直立
(4)聚成一堆
(5)深陷的双眼
3、对不吃、不喝仔猪的处理
(1)在保育舍单独留出一栏。
(2)提供红外线灯或橡胶垫确保温度。
(3)降低饲养密度,提供更多的采食空间
(4)检查饲料,无问题的饲料进行诱食。
4、仔猪健康状态评估
断奶后3天及保育中期对每批仔猪进行评估,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5、断奶后的饲喂
(1)一般21日龄断奶的猪断奶后5~14天内的采食量大概是3.25~7.5 kg.也就是说1吨过渡饲料能饲喂200头断奶仔猪。
(2)6-7公斤断奶仔猪容易出现体内水分不足问题,致使血液粘稠,仔猪开始缺乏肌肉能量,感到寒冷。在断奶后给仔猪提供充足电解质溶液是一项重要工作。
6、常见饲料问题
(1)快变质的饲料,饲料颗粒过细,料槽中有粪便,干湿料槽下料量大。
(2)饲料订购太晚,料槽下料太小,对采食量没有监控。
(3)饲料结块,隔夜饲料等
以上问题是引起保育猪胃溃疡(呕吐腹泻)、链球菌、不食以及更多打斗的原因。
7、哺乳仔猪腹泻的原因
8、保育仔猪腹泻和诊断
9、仔猪腿瘸,很多时候是因为链球菌感染所致。链球菌在断奶后还会引起仔猪脑膜炎。**好的预防是保持环境卫生,减少创伤和打斗。
关于腿瘸种类的判断和治疗详情可参考:
6种“猪瘸腿、站不起来”的病症,如何轻松识别和治疗?
关于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可参考:
10、咬尾问题原因分析和解决措施
(1)饲养密度大,过度拥挤。
(2)通风不良,通风口位置不当,二氧化碳、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超标,夜晚低速贼风问题。
(3)猪栏布局设计不当,造成猪好斗。
(4)料槽设计不合理。
(5)未及时转走病猪。
(6)遗传因素(猪变得不再温顺)。
(7)食盐浓度低。
(8)饲料适口性差。
(9)饮水缺乏或污染。
(10)无聊。
处理措施:立即移走所有被咬的猪只,将攻击者用喷漆做好标记分清肇事者,添加新鲜的玩具如吊着的铁链或奶粉罐等。
11、喝尿恶习的原因分析及针对性的解决
(1)水缺乏,如每头猪日饮水在2.2L以下。
(2)饮水困难,如水流小。
(3)天气热,特别是水嘴的位置不好,或猪栏太窄。
(4)饲养密度大,过度拥挤。
(5)水质量问题,如泥浆、结肠小袋虫。
(6)排污不畅,水被污染。
(7)相对湿度大、通风效率低。
(8)饮食中盐分浓度太高或太低。
注明:以上信息来自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推荐:刘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