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养鸡的饲养管理操作细节
时间:2023/3/11 15:53:03浏览量:5038

  春季干燥多风,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同时疫病多发,特别是肉鸡养殖过程中,春季更是呼吸道病多发的时节,如果防治不当很容易引起气囊炎的发病,导致鸡群死淘加大。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鸡舍湿度不合理,通风不合理造成的。

  1、湿度对鸡舍环境和鸡群健康的影响

  春季干燥多风,外界空气湿度低。特别是北方外界空气湿度只有20-40%,特别是白天外界温度升高,鸡舍通风加大,鸡舍湿度是很难达标的。

  干燥的鸡舍环境容易造成舍内粉尘,毛屑病原微生物的飞扬,破坏空气质量,对鸡群健康带来很大危害。

  从生理角度来说肺脏喜湿,同时湿润的空气能保持呼吸道黏膜纤毛的完整。

  肉鸡要降低死淘和发病率首先要保证黏膜系统的完整,呼吸道黏膜完整才能发挥屏障作用,将病原拒之门外。发病的鸡群首要的表现是黏膜系统的完整性遭到破坏。

  春季由于早晚天气寒凉温差比较大,空气湿度低,干冷的空气容易侵害和损伤呼吸道黏膜导致呼吸道病多发,(特别是鸡舍内干燥,粉尘大,绒毛皮屑病原飞扬,刺激呼吸道黏膜分泌黏液)引起鸡群咳嗽,甩鼻。

  正常情况呼吸道黏膜纤毛不停摆动把微生物病原,灰尘清运出体外,阻止病原菌进入机体。一旦呼吸黏膜损伤,病毒细菌侵入机体,继发感染引起炎症和高烧,就会引起鸡群死淘增加。

   2、湿度对鸡群体感温度的影响

  湿度变化不仅影响鸡舍环境,而且直接影响鸡群体感温度,进而影响鸡群的健康生长。

  在中国的北方,冬、春、秋三季,环境干燥,在肉鸡育雏的5-7日龄,随着鸡群饮水、地面积水蒸发、雏鸡排泄等,舍内湿度一般会达到60-70%,甚**更高。

  这时候也是要求我们开始通风换气的时候,如果进行一次完全换气,我们可以看出,仅仅因为湿度下降,就使体感温度降低3-5℃。

  这在育雏期是非常可怕的,因为雏鸡没有自我调体温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一周前,只要一开始换气,就会有呼吸道发生,很多时候,不是有冷风吹到了鸡身上,而是湿度下降,给鸡群造成了冷应激。

  所以,这时候,一定不能进行完全换气,可以在2天内,使鸡群逐渐适应湿度下降。伴随着通风的进行,根据鸡群的表现,相应的提高鸡舍内的温度。

  风冷效应和湿度反相关,相信大家已经都不陌生。但是,在鸡舍内湿度下降带来体感温度的变化,我们在生产中,却不是常常关注到。下表是风速在0米/秒时,7日龄雏鸡目标温度在30℃时,湿度和体感温度对照表:(仅供举例参考)

  《体感温度=温度-风速×风冷系数+(湿度-目标湿度)×湿热系数0.12》

  可以看出,在相同的室温下,湿度在70%和湿度在30%时,体感温差高达4.8℃。

  3、鸡舍加湿的原则和方法

  春季鸡舍加湿的原则是:必须保持鸡舍湿度的相对稳定,不能忽高忽低,出现断湿现象。合理安排鸡舍加湿时间及次数保障全天24小时湿度相对平稳。现在许多养殖场加湿都是比较随意的,致使鸡舍湿度环境极不稳定,导致鸡群呼吸道病的多发。

  ①、地面洒水加湿

  对于地面洒水加湿要少洒勤洒,不能出现水洼或断湿,没有蒸发的是水,蒸发起来的才是湿度。

  地面如果长时间大面积积水,不仅影响底层鸡群体感温度,同时会污染鸡舍环境,积水容易和粪带掉落的鸡粪毛屑粉尘混合,导致大量细菌微生物滋生繁殖,进而影响鸡群健康。

  ②、合理谨慎使用雾线加湿

  大家应该明白雾线开启的**作用是影响鸡舍降温,其次是增加湿度。使用雾线加湿的话一定要注意,喷雾对鸡舍温度、温度探头、鸡群体感温度的影响。

  使用雾线加湿尽量选择雏鸡阶段就开始使用,让小鸡习惯雾线对鸡舍环境影响产生的应激,如果中期或后期突然由地面洒水加湿,改为雾线喷雾加湿,鸡群可能因体感温度发生变化应激过大而发病,特别是雾线喷头距离笼顶位置较近的鸡舍,喷雾时间设定不合理时,很容易造成顶层鸡受凉,在实践生产当中这种案例时有发生。

  这里要强调一下,湿度对体感温度影响分湿热和湿冷,当鸡体周围温度下降到18℃以下时,雾线加湿就变成了湿冷效应。就好比夏季为了给鸡群降温,给鸡身上喷水一个道理。

  ③、雾线的定时开启

  现在很多喷雾系统和环控器连接,可以控制以秒为单位的启动时间,**好能达到雾滴不落下来为好,以雾滴不降到鸡背上,悬浮于空中**好。可以使用高频次,短时间的定时启动,一般开启3-10秒。

  定时循环启动,(根据雾线距离笼顶高度合理掌握)相对要安全一些。雾线定时开启设置要满足时间、温度、湿度几个限制标准,例如开启时间为上午8点**下午18点,高于鸡舍目标温度0.1度以上开启,湿度低于50%开启高于65%停止喷雾。使用雾线喷雾加湿时应注意观察喷头有无漏水,喷鸡湿料现象,和堵嘴停喷现象。

注明:以上信息来自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推荐:丁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