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麦营养价值及在饲料中的应用
时间:2023/6/6 15:22:31浏览量:6027

一、什么是芽麦?


小麦在成熟季节遭遇连雨天,水分过大会导致小麦发芽,称之为芽麦。小麦发芽过程包含几个阶段:半水解阶段、完全水解阶段、长出芽苗阶段、出芽后期。小麦发芽后,营养物质含量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二、芽麦评估方法


小麦在发芽过程中,ɑ-淀粉酶活力增强,将淀粉降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等物质,给芽苗生长提供能量。在食品行业中,通常用降落数值评估小麦的质量,发芽过程导致小麦粘度下降,降落数值降低,降落数值过低不利于烘焙,低于200s的小麦一般会被降级为饲用小麦,饲用芽麦通常使用容重作为评估指标。


三、芽麦的饲用价值


芽麦的饲用价值取决于发芽程度。如果小麦只是发芽(种子的胚膨胀,但没有芽出来),则表示正在进行水解,这一阶段种子的营养并未有太多损失,这个过程可以被看做是预水解,预水解可以增加小麦的在畜禽日粮中的适口性和消化率。一旦小麦“出芽”,能量储备就会开始枯竭,随着发芽程度的增加,小麦的营养价值也会发生变化。
1、植酸的变化


发芽小麦中植酸酶的活性是正常小麦的2-3倍,植酸酶活性的增加大大降低了植酸的含量,提高了动物对日粮中植酸磷的利用效率。

2、粘度的变化


小麦发芽过程中,大分子的淀粉和蛋白质被部分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导致小麦在发芽初期,粘度迅速下降,于48小时达到**低点,72小时后粘度逐渐增加,但在发芽4天内,粘度总体呈下降趋势。有研究表明,与正常小麦相比较,芽麦的总戊聚糖含量下降,但可溶性戊聚糖含量明显升高。


3、能值变化


小麦发芽过程中,ɑ-淀粉酶活力增加,消耗了大量营养物质,导致芽麦的能值有所降低。下表为澳大利亚发芽小麦能值变化情况。国内也有学者对小麦进行体外仿生消化试验,芽麦酶水解物能值比正常小麦酶水解物能值低250kJ/kg,与正常小麦相比,芽麦淀粉含量低**少3个百分点。


4、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发芽过程使得蛋白酶被激活,蛋白酶将储藏蛋白中的蛋白质降解为游离氨基酸,导致芽麦中游离氨基酸增加。Lukow研究发现,小麦发芽54h之后,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了4倍。与正常小麦相比,芽麦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组成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一部分游离氨基酸又被合成其他类型的蛋白质。总体来看,芽麦的蛋白质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小麦,氨基酸含量有所升高。有研究表明,小麦种子萌发96小时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了30%左右。

5、芽麦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研究发现:在肉鸡日粮中添加20%发芽小麦,与基础日粮组相比,对0-6周龄肉鸡生长性能影响**接近,能够提高肉鸡的全净膛率和腿肌率,对肉品质具有改善作用,可以提高养殖利润。

在生长猪日粮中添加30%发芽小麦,日粮能量、蛋白质和钙消化率**高;从环境磷减排效果考虑,日粮以添加20%发芽小麦的磷素消化率**高,猪粪中磷含量**低.

四、芽麦使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控制水分,水分在12.5%以下发芽过程将会停止,水分过高不利于储存。
2、小麦发芽过程中淀粉的完整性被破坏,可能会影响到饲料制粒,注意调整生产参数。
3、严格监控霉菌毒素,必要时添加脱霉剂,控制日粮中霉菌毒素水平在正常范围内。

4、根据其他原料使用情况,选择适当的NSP酶,降低胃肠道内食糜粘度,提高饲料利用效率,改善动物健康水平。

5、在饲喂反刍动物时,芽麦的淀粉降解率会有一定程度增加,注意使用量,降低酸中毒风险。

注明:以上信息来自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推荐:张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