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养鹅的注意事项以及影响雏鹅成活率的因素
时间:2023/8/6 15:47:49浏览量:17014

新手养鹅注意事项


1、雏鹅的选择。在冬季选雏鹅,一定要选择个头大的,健壮的,长得快的,抵抗能力强的。个儿大的,长得壮的,能抵御寒冷的冬季。长得快的,能上市早一些。可以用手抓住鹅的脖子,如果鹅的双脚能够很快的缩回去,这种就是健康的鹅。肚皮比较大的鹅不要选,歪头的鹅也不要选。


2、温度、湿度、密度。小雏鹅刚出壳以后,体质很弱。冬天温度低,要是鹅舍的温度不当,小雏鹅会被冻死。适合小雏鹅生长的温度是30度左右,随着小雏鹅慢慢长大,温度可以适当降低。湿度也要有所控制,湿度太低,不利于小雏鹅的生长。湿度过高,容易引发疾病。湿度**好能控制在60%左右是**的。饲养雏鹅也要注意密度,单位面积不能养鹅太多,很容易发生争抢或者是吃不到的情况,不利于雏鹅的生长。


3、光照。冬天白天时间短,晚上时间长。在这个季节养鹅,光照往往供应不足,鹅就会长得很慢,还容易感染疾病。所以需要人工补充光照,光照能够提高鹅体表的温度,能够提高鹅的抵抗力,能够让鹅快速成长快速育肥。


4、分群饲养。不同日龄的鹅要分开饲养。强鹅和弱鹅也应该分开饲养。公鹅和母鹅在产蛋之前也应该分开饲养。这样能够减少鹅在吃食的时候,相互争抢,能让鹅长得更均匀一些。


5、疾病防治。鹅舍的卫生要经常的清理,定期的进行消毒。饲料要保持干净卫生,饮水要干净卫生,还要喂温水,不能给小鹅喝冷水。


鹅舍的温度要保持恒定同时要做好通风换气工作。通风好选择在中午的时间,因为那个时间段温度较高一些,不会对鹅的身体造成伤害。在买鹅之前和把鹅卖了以后,都要对鹅舍进行消毒。新买的小雏鹅还要打疫苗,主要是预防一些传染病。

如何提高雏鹅的成活率


1、改进生产技术,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根据雏鹅(出壳后**22日龄)绒毛稀,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力弱,既怕冷热又怕湿的特点,现将鹅育雏技术介绍如下:

(1)育雏舍及设备的准备。进雏前两周,将育雏舍用清水冲洗干净之后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喷洒地面、墙壁,并用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饲槽、水槽等用具,然后还要对育雏舍及设备进行熏蒸消毒。


(2)选好雏鹅。鹅苗应选择免疫过小鹅瘟疫苗、副黏病毒疫苗的母鹅后代,因为这样的雏鹅通过被动免疫获得的母源抗体能够抵御该两种病的早期感染。选择雏鹅的方法,可归纳为“一看二摸”,一看雏鹅的精神状态,绒毛色泽。二摸是用一手托雏鹅颈部及胸部,另一手由背向后摸**尾部,检查腹部是否胀大,并观察雏鹅的反应。


(3)运输雏鹅注意事项。雏鹅运输过程中要防止受寒或高温。初春季节由于气候寒冷,雏鹅运输宜用封闭式车辆,但在运输箱内不宜装过多雏鹅,防止挤压而死。炎热的夏季,应使用敞棚或晚间运输。

(4)适时饮水和开食。出壳后24小时,当大多数雏鹅开始有啄食动作或发出叫声时,就应供水和喂料,先饮水后喂料。次饮用水可加入0.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以满足其对水分的需要,刺激食欲,清理消化道促进胎粪排出。在初几天内好供给温开水。3日龄内的雏鹅,应喂给开水烫过或蒸煮**八分熟的小米、碎米或玉米面,并在其内添加鸡蛋黄,每10只雏鹅加1个蛋黄。饲料要湿而不黏,保持散状,每日喂6~8次(夜间两次)。从喂熟食**喂生食逐渐过渡,不要突然更换。从4日龄起可喂些青绿饲料,为防止雏鹅过量采食青饲料,可先喂精料。11~20日龄的雏鹅以喂青绿饲料为主,精料占日粮的20%~30%,随着日龄的增长和活动能力增强,雏鹅可以开始放牧。在大群饲养时,对体质弱、发育缓慢的个体,要及时分群喂养,多喂给一些精料,细心护理,待生长赶上群体水平后,再合群饲喂。


(5)注意合理喂料。雏鹅消化道容积小,消化能力差,所喂给的饲料要求新鲜和易于消化。精料可用全价颗粒饲料,青饲料可喂给白菜、胡萝卜、野菜如苦麻菜等。饲喂时要注意喂量,一般每100只雏鹅日喂量为:1~2日龄时喂青饲料0.7千克、精饲料0.4千克;3~6日龄时喂青饲料2千克、精料0.7千克;7~9日龄时喂青饲料3.5千克、精料2千克;10~15日龄时喂青饲料7千克、精料3.5千克;以后逐渐增加,切忌喂干料,以防雏鹅饱食后因口渴而大量饮水导致肠破裂而死亡。雏鹅料中更不能以粗纤维为主(如玉米秸杆等),因为雏鹅的消化道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相当弱,大量的粗纤维,在肠道内吸收水分导致内容物体积急剧增大,造成消化道破裂或便秘、脱肛等症状。


(6)注意保温防湿。雏鹅调解体温能力弱,饲养中应严格控制温度、湿度。保温期的长短因品种、气温、日龄和雏鹅的强弱而异,一般需保温2~3周。适宜的育雏温度是:1~5日龄时为30~28℃ ,6~10日龄时为27~25℃ ,11~15日龄时为24~22 ℃ ,16~20日龄时为22~20℃,20日龄以后稳定在18 ℃ 左右。


2、加强消毒,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加强消毒,消灭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孵化场、种鹅场、育雏舍要经常打扫消毒,好每3日消毒1次,为避免病原体对消毒药产生耐药性,要多准备几种消毒药交替使用。蛋入孵前要严格的消毒,可先用0.1%的新洁尔灭温溶液(40℃左右)对种蛋进行浸泡消毒,取出晾干后放入孵化器中进行熏蒸消毒,每立方米间用高锰酸钾15克、福尔马林30毫升,在室温24℃以上,相对湿度为74%~80%的条件下熏蒸消毒20~30分钟,然后通风排出气体。

注明:以上信息来自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推荐:闫梦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