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季养鸡的通风和保温:
一提起通风换气,很多人认为是一回事,其实是不一样的,通风不单单是为了换气,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那就是“降温”!而换气的目的可不是为了降温,而是为了:排除有害气体,供给鸡生长充足的氧气,保持鸡舍内空气的新鲜度。这一点在育雏和气温比较低的季节尤其重要。
1、换气
在低温鸡舍密闭情况下,引进鸡舍外新鲜空气,排除鸡舍内污浊空气,以改善舍内空气质量叫做换气。
换气主要集中在育雏后期,此时机体快速生长,需要的氧气的量非常大。加上吃进去和喝进去的都多了,排出了的很多。所以此时期的首要任务是换气。
良好的通风换气可以减少腹水症、呼吸道症、大肠杆菌等疾病的发生,冬季换气是控制鸡舍内空气环境的重要手段。在鸡的后期腹水症增多的主要原因就是通风不好,机体生长过快引起的相对缺氧造成的。一般来说,有一种情况是发病从鸡舍的中间开始,主要原因是因为通风不良引起的缺氧。
鸡舍内常见的有害气体有CO2,氨气,硫化氢及煤炉产生的CO,这些有害气体会刺激鸡的黏膜,尤其是眼结膜和呼吸道黏膜,引起眼部疾病和呼吸道炎症。
当氨气浓度>20ppm时,易引起角膜炎,增加对新城疫病毒的易感性。
当二氧化碳的浓度>2500ppm时,大肠杆菌病难控制。
通风不良则多余的水分,舍内灰尘,细菌,病毒等不能排除,灰尘高峰后一周会爆发大肠杆菌病。湿度大易爆发球虫病和霉菌中毒。
因此说,后期病毒病、呼吸道病、腹膜炎等疾病的发生都与通风不良造成的缺氧有直接的关系。
2、通风:
在高温情况下,通过加大气流使鸡感到舒适以缓和高温对鸡的不利影响--叫通风。
(1)通风控制
①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尽量多通风换气.从接雏的第二天起,鸡舍内就必须有良好的通风。
②在换气中,要保持鸡舍温度适中平稳,不发生剧烈变化。每天要控制好通风,力争鸡舍内空气新鲜,无异味。
③每日早晨出太阳时是通风换气是**,此时的通风**有利于缓解后半夜通风之不足及鸡只剧烈活动时的缺氧。
④夜间的冷风不准直接吹到鸡身上,因为吹到鸡身上,尤其是吹到鸡肚子上,就是贼风。而吹不到鸡身上就是通风换气。所以在夜里后半夜要注意温度的变化和风速的控制,防止受凉。通风要求没有死角,防止贼风。
⑤ 不同的季节应选择不同的通风方式:自然通风和负压通风.一般**冷,**热的季节选择负压通风,其他季节选择自然通风。
⑥ 在任何情况下,舍内均应该保持一定的风速,使舍内空气环境均匀一致保证舍内的通风换气正常进行,即使在冬季,也应保持一定气流速度,以0.1-0.2m/s为好,不宜超过0.3m/s,0.01---0.05m/s,说明通风不良,夏季以保持在0.5m/s间效果好,开放式鸡舍可达到1.0---1.5m/S较为理想。
⑦留足够的进风口,注意进风口的导流板方向要向上方向
(2)商品肉鸡通风量标准
注:计算10分钟通风量,然后根据风机排风量计算排风时间,一般不少于1分钟。
(3)通风量测算与风机的使用
假如4000只鸡,平均体重为0.5公斤,其**小通风量是:4000只×0.5公斤 ×0.0155立方米/公斤/分=31立方米/分钟。
若排风机的排风量为17000立方米/小时,每分钟的排风量则为17000/60=283立方米/分。
此时若用一台283立方米/分钟的风机每10分钟的通风时间为: 31立方米/分钟×10分钟= 1.1分钟 283立方米/分钟
即上述4000只鸡用283立方米/分钟的风机每10分钟须排风1.1分钟。才能满足鸡只生长的**低需要。
二、养鸡场低温季节环控思路:
1、鸡舍环境调控工作必须以鸡群感受为准,不进鸡舍看鸡就做出的调整安排是对鸡宝宝的不负责,有时会直接造成不必要的不良应激。只有听鸡的话,干起活来才会让它们满意,它们就会老老实实生长不找事。
2、事先关注当日24小时**一周内的天气预报很重要,这样干起活来才会有较合理的计划,会少干不少不必要的冤枉活。
3、计划应该充分考虑到人的因素,超出人为控制范围的调控计划是不合理的,做不到的事硬要求做只会适得其反。
4、**理想的环境条件(教科书和饲养管理手册等权威资料中的内容)是很难真正做到的,但必须作为调控的方向和目的,不然会背离常识惹鸡宝宝生气找事。
注明:以上信息来自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推荐:孙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