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鸡球虫的种类与感染特点
迄今世界公认的鸡球虫有7个种,即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布氏艾美耳球虫、和缓艾美耳球虫和早熟艾美耳球虫,其中前4种致病力较强且在我国较为常见,尤其是柔嫩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的致病力**强,分别寄生于盲肠和小肠,引起盲肠球虫病和小肠球虫病,而巨型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往往以隐性感染的方式为害鸡群。布氏艾美耳球虫、和缓艾美耳球虫和早熟艾美耳球虫这3种球虫在我国较为少见或者基乎没有致病性。
二、鸡球虫病流行特点
在我国,鸡球虫病一年四季皆有发生,夏季高发,主要危害雏鸡和青年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高,造成养鸡生产损失大。柔嫩艾美耳球虫引起盲肠球虫病多见于20~40天龄的小鸡,而毒害艾美耳球虫引起的小肠球虫病多见于50~70天龄的中大鸡。
三、鸡球虫病临床症状
临床型球虫病多见于地面垫料平养鸡,发病早期出现拉稀和偶尔粪便带血,而后带血粪便逐渐增多,严重时拉鲜红色血液或血凝块。患病鸡表现为精神沉郁,被毛松乱,食欲减退,翅膀下垂,鸡冠苍白,闭眼无神,死亡率逐渐增多。笼养或网上平养鸡多数以亚临床的形式感染球虫,患病鸡主要表现为消瘦、现被毛松乱,闭眼无神,鸡冠苍白,采食量下降,间歇性腹泻,几乎不见血便,但稀粪中常见混有血色丝状物或蕃茄样粪便。
四、鸡球虫病病理变化
由柔嫩艾美耳球虫引起的病变主要发生在盲肠,盲肠明显肿大,肠腔内出现新鲜血液或血凝块,盲肠黏膜上皮增厚或被侵蚀,肠黏膜出现脱落,肌肉出现明显的贫血泛白症状。其它艾美耳球虫引起的病变主要在小肠,如毒害艾美耳球虫引起整个小肠肠壁肿胀,黏膜上出现血班或针尖大小的出血点,有的见红白相间小点;肠黏膜有的可见一层糠麸或奶酪状粘液。堆型艾美耳球虫寄生于十二指肠,在肠黏膜上引起阶梯状横纹病变。
五、防治药物选择
(一)小肠球虫:
1、小肠十二指肠U袢及中后段,明显小针尖状出血点,用药方案:
①盐酸氨丙啉+乙氧酰胺苯甲酯(治疗量*1~2倍)
②盐酸氨丙啉+磺胺喹噁啉钠(SMZ)
③青霉素:按照每公斤饲料添加青霉素20万单位
④青蒿常山颗粒:按100g800~1000只成鸡
2、小肠十二指肠U袢及中后段,肠管明显增粗肿胀,约为正常的2~5倍,外壁可见大针尖状出血点或出血斑密布,内容物血色肉糜样,充满腔管,(多见于早年地养青麻和三黄等肉杂品种)用药方案:
①地克珠利+磺胺喹噁啉钠+乙氧酰胺苯甲酯+甲硝唑,混合饮水,4~6天一个疗程
(二)盲肠球虫:
1、盲肠内充满暗褐色血液:
①磺胺氯吡嗪钠+10%SMZ+乙氧酰胺苯甲酯+甲硝唑:首日剂量加倍,3~5天一个疗程。
②大肠胀2~3倍以上,内充满大量暗褐色血液,多见于小、大肠球虫混感情况,方案见(三)。
(三)小肠球虫(上2所述)+盲肠球虫(同小肠上2所述)混合感染:
①磺胺氯吡嗪钠按+乙氧酰胺苯甲酯+地克珠利+甲硝唑+VK3,6天一疗程
(四)小肠球虫+坏死性肠炎:
①SMZ+青蒿常山颗粒
②青霉素+安普霉素(※本方案也可适用于肌腺胃炎引起的严重烂肉过料粪),分开上下午饮水。
六.杜绝球虫感染需做好三件事
1.脚离地:即每天把所有跑地上的鸡抓到笼(网)上去养
2.羽无粪:阶梯笼养粪沟尽量加宽,减少层叠交叉。网上平养时,小孔网垫易兜粪应早撤掉,(大孔网垫)先用清水喷雾把粪冲刷干净,再按3两聚维酮碘消毒液兑30斤水(电动喷雾器)消毒
3.减少密度,大、小分群,隔离饲养,提高成活率
注明:以上信息来自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推荐:【张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