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肉鸡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高密度笼养技术在提高养殖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随着养殖密度不断增大, 鸡舍内温度均匀性越来越难控制。温度对家禽的生长发育、产蛋性能和健康状况有着直接的影响。不均匀的温度分布会导致鸡只生长不均、疾病发生率增加,甚**死亡。因此,确保鸡舍内温度的均匀性对于提高养殖效率**关重要。
02
目前密闭式笼养鸡舍**常用的负压通风方式为**小通风、过渡通风和纵向通风。
不同通风模式下,鸡舍温度不均的常见表现形式不同,主要为侧墙通风窗进风(**小、过渡通风)时高度、宽度、长度方向上的温度不均,以及纵向通风时长度方向的温度不均。
在高密度笼养鸡舍中,常见的温度不均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高度方向:由于热空气上升,鸡舍上层温度往往高于下层。
• 宽度方向:侧墙通风窗进风时,两侧温度可能存在差异。
• 长度方向:在纵向通风模式下,鸡舍前后端的温度差异明显。
尽管可通过控制接鸡温差、天气温差、密度温差、扩群温差等方法可提高温度均匀性,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在通风设备配置与使用方面改善温度均匀性,具体可以参考以下 6 个方法。
1 轴流风机的使用
轴流风机通过产生高速气流,可以有效地搅动鸡舍内的热空气,促进空气循环。这种风机的安装方式和角度需要根据鸡舍的具体结构来确定。
风机可以垂直向下或以一定角度斜向下安装。垂直安装适用于多层笼养鸡舍,而斜向下安装则适用于4层以下的鸡舍。
使用变频控制技术来调节风量,根据实际的温差和整体通风量来控制风机的启停及风量大小。
2 侧墙进风窗分区独立控制
侧墙进风窗的合理布局和控制对于维持鸡舍内的温度均匀性**关重要。
将侧墙进风窗分为前、中、后三个区域,每个区域独立控制,以适应不同区域的温度需求。
例如侧墙进风窗前、中、后分区,独立控制进风口角度,改善前后温度均匀性,尤其适用于长度较长的鸡舍;左、 右侧进风窗分区控制, 解决左右偏风问题,尤其适用于经常刮风地区和侧墙外有其他建筑遮挡影响通风的鸡舍。
通过监测不同区域的温度,调整偏差区域的侧墙进风窗的开启角度,进而调整各区域的进风量。
3 合理控制舍内负压
舍内负压的控制对于冷空气的分布和温度的均匀性有着直接影响。
建议舍内负压值控制在15~25 Pa,以确保冷空气能够充分与热空气混合后再下落。
负压过大会导致落点处风速过大,冷热空气的热交换不完全;负压过小会导致冷空气提前下落,新鲜空气不能到达鸡舍**,两种情况均会产生冷应激区和通风死角,造成温度不均。
过渡通风后期,保温门和侧墙进风窗混合进风时,也要保证合适的负压。负压过低时不仅侧墙进风会产生冷应激区,还会导致前端保温门进入的冷风量占比变大,从而造成前后温差。
定期监测舍内的负压值,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避免过大或过小的负压值导致的温差问题。
4 风机时控
在**小通风期间,风机的启停控制对于温度均匀性同样重要。
在风机关闭期间,确保侧墙进风窗处于关闭状态,以减少因热压导致的自然通风路径不可控,从而减少宽度方向的温度不均匀。
在风机关闭和开启的不同阶段,监测鸡舍内的温度分布,以评估时控策略的有效性。
5 保证鸡舍密闭性
鸡舍的密闭性对于维持温度均匀性**关重要。
定期检查鸡舍的前后端、围护结构连接处等潜在的漏风点,并及时进行修补。
建立一套定期维护和检查的流程,确保鸡舍的密闭性得到持续的保障。
6 通风设备定期维护与校准
通风设备的维护和校准是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温度控制准确性的基础。
制定定期维护的周期,如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维护。
湿帘纸堵塞、风机皮带磨损会影响纵向通风量,增加纵向通风时前后温差,因此需要定期排空和冲洗湿帘水池,维护湿帘、风机正常运行状态,以减小纵向通风温差;侧墙进风窗及保温门的开启角度会随着使用次数增加而产生误差,影响新风路径和整体温度均匀性,因此需要定期校准;
对于温度、二氧化碳、湿度传感器等环控数据采集器,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通过这些详细的改善方法,养殖者可以有效地控制和改善鸡舍内的温度均匀性,为鸡只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生长环境。
文章部分观点来源自网络,只供分享,小编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涉侵犯您的著作权,请联系我删除,感谢您的支持!
文章推荐:【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