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蛋后期蛋壳质量下降:生理机制及营养调控对策
时间:2024/10/31 8:46:30浏览量:3201

    蛋壳是鸡蛋重要的保护壳,不仅维持着鸡蛋的形态,同时可抵御外界的污染,是鸡蛋重要的表观经济性状。 

    产蛋周龄增加,是导致蛋壳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随着商品蛋鸡产蛋周期的不断延长,产蛋后期蛋鸡面临严峻的蛋壳质量下降的问题。

蛋壳的形成过程
    蛋壳形成在输卵管远端的子宫部(蛋壳腺),经过约20h持续矿化过程(矿化过程不断连续旋转),**终形成完整的蛋壳结构。蛋壳形成的过程主要包括乳突层成型(逐渐增高)、水晶栅栏层线性矿化(碳酸钙堆积)、角质层终止反应(形成结晶)等阶段,**终形成高度有序的矿化结构。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

    产蛋后期蛋壳质量的下降的因素很多,子宫部衰老(影响蛋壳矿化)和钙代谢减弱(肠道钙吸收和骨钙动员),是蛋壳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且与产蛋周龄密切相关。

1 子宫部的衰老  

    随着产蛋后期蛋鸡子宫部内膜细胞的再生能力下降、子宫部液分泌不足、矿化过程异常,如栅栏层厚度和乳突层融合度降低、角质层覆盖率下降等。蛋壳钙沉积均一度发生异常,影响蛋壳厚度和均匀性,造成蛋壳质量下降。

2 钙代谢的影响  

(1)肠道吸收转运能力变弱  饲料中的钙,主要经肠道黏膜的跨细胞途径吸收利用。随着产蛋日龄的增加,肠道对钙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进而可能造成蛋壳质量下降。

(2)骨钙的动员能力下降  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机体动员骨钙能力减弱(动员的骨钙满足不了蛋壳形成所需),导致蛋壳质量下降。

文章部分观点来源自网络,只供分享,小编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涉侵犯您的著作权,请联系我删除,感谢您的支持!

文章推荐:【张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