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爪开裂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时间:2025/2/8 8:22:59浏览量:4038

  近期,经常接到养殖户反应,鸡爪(一般在脚趾的连接处)出现干裂,出血结痂的现象,除了鸡爪的问题外,鸡群的精神状态、采食量、饮水、粪便都正常。蛋鸡鸡爪开裂出血可发生于蛋鸡的各个阶段,尤其多发于青年鸡,也就是蛋鸡的育成期。蛋鸡育雏阶段以及性成熟之后发生鸡爪开裂出血的概率大大降低。蛋鸡每个阶段发生鸡爪开裂出血的原因也各不相同。这种现象的发生有多种原因,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1

原因分析

1、营养因素

  1.1、 饲料中缺乏维生素B族,特别是烟酸(维生素B3)、泛酸(维生素B5)、生物素(维生素B7)的缺乏,会导致皮肤和黏膜健康受损,引起鸡爪皮肤出现红斑、瘙痒、脱屑、开裂等症状。

  1.2、 缺乏必要的营养物质,如锌、铁、锰、维生素A或维生素E,这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维持皮肤和角质层的健康**关重要,缺乏可能引起皮肤干燥和开裂。

  1.3、 脂肪酸失衡:饲料中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过多或饱和脂肪酸不足,可能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

  1.4、 饲料营养不平衡,颗粒料可能不如粉料易吸收,导致营养不足。

2、饲养管理因素

  2.1密度过大:在蛋鸡的育成期,由于饲养密度过大或舍内环境不稳定,容易导致鸡只踩踏、互啄等行为,从而造成鸡爪开裂出血。

  2.2湿度不适宜 环境湿度过低,特别是在冬季,容易使鸡爪皮肤变得干燥和脆弱,角质层易开裂。

  2.3通风不良 鸡舍通风不良,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如氨气、硫化氢等,会刺激鸡的皮肤和黏膜,导致鸡爪开裂。

  2.4过早转入产蛋笼:转笼日龄过早,因笼底有一定坡度,鸡只不适而躁动,自伤或互伤导致鸡爪开裂出血,日龄稍大时会好些。

3、疾病因素

  3.1肠道疾病:球虫、绦虫、蛔虫、肠炎、肠毒综合征及其他因素引起的肠道疾病,均可以破坏肠道黏膜层,导致肠道正常吸收功能减弱,从而导致一些必须营养物质,特别是B族维生素的吸收减少,导致体内缺乏,从而引起皮炎等,出现爪部皮肤开裂出血。

  3.2葡萄球菌感染:鸡舍密度大,笼具设备陈旧,通风不良鸡群,容易发生此病,一般葡萄球菌感染导致腿病的鸡群,发病比例较少,呈零星散发,且发病鸡只爪子一般肿大,严重时肿胀部位皮肤发紫、发热,破溃后出血。

  3.3淋巴细胞白血病(血管瘤):鸡爪子部位有瘤,破溃后血流不凝,直**失血过多死亡。

  3.4霉菌污染:霉菌及其毒素对饲料的污染,导致饲料营养不均衡,影响破坏鸡体免疫器官,对肝肾损伤大,对消化道吸收营养影响也比较大,尤其是B族维生素,加之部分霉菌及其毒素本身对爪部及皮肤的破坏作用,进而出现一系列皮炎出血等症状。

  3.5寄生虫感染 体外寄生虫如螨虫、虱子等叮咬鸡的脚部,引起瘙痒,鸡搔抓后容易导致鸡爪损伤。

4、笼具因素:笼具安装不合理或破损;使用时间较长的笼具可能锈蚀严重,出现破损,**终扎伤鸡爪子等部位。

2

解决办法

1、营养调整

  1.1、 确保饲料中含有足够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E以及锌、铁、锰等微量元素。

  1.2、 调整脂肪酸比例:饲料中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应控制在1:1**1:2之间。

  1.3、 如使用颗粒料导致的问题,可尝试更换为粉料。

2、改善饲养管理 

  2.1、 降低饲养密度,育成期蛋鸡的饲养密度应控制在10-12/平方米。

  2.2、 控制鸡舍湿度,保持适宜的湿度范围(如50%-60%)。

  2.3、 改善饲养环境,保持鸡舍通风良好,降低有害气体浓度。

  2.4、 分群管理:根据体重和健康状况分群饲养,减少竞争和应激。转笼日龄不宜过早。

3、疾病预防 

  3.1、 保持肠道健康:针对肠道疾病进行对症治疗,恢复肠道功能。同时,补充充足的营养,特别是复合B族维生素。

  3.2、 做好鸡群的免疫接种,定期检查鸡群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

  3.3、 定期进行寄生虫防治,减少寄生虫叮咬。

4、更新和笼具维护 

  4.1、确保笼具设计合理,挑选合格的笼具,正确安装,避免对鸡只造成伤害。

  4.2、定期检查笼具状态,及时更换或维修损坏的笼具。

鸡爪开裂的原因多种多样,涉及营养、管理和疾病等多个方面。在面对鸡爪开裂的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文章部分观点来源自网络,只供分享,小编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涉侵犯您的著作权,请联系我删除,感谢您的支持!

文章推荐:【闫梦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