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疫里默氏杆菌,到目前为止,共发现有21个血清型,国内已发现16个血清型。
鸭疫里默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不运动、不形成芽胞的杆菌,单个、成双、偶尔呈丝状排列。
鸭疫里默氏杆菌在自来水和垫料中可分别存活13天和27天。
潜伏期通常为2-5天,常在受到应激刺激后突然发病。
本病在28日龄以后,瘫痪开始增加,病程大约7天左右。
本病主要通过饮水、气溶胶等,经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的伤口而感染。
疾病的严重程度存在差异,这取决于病原体的具体菌株、肉鸡日龄、饲养密度和感染途径,还与农场鸡舍饲养管理水平有关。多种病原体混感的鸡群,病程较长,病情较重。
发病初期鸡群出现呼吸道症状,精神和活动力轻微变差,采食量不增或降低。随后死淘增加,部分病鸡腿瘫、精神沉郁、趴卧不起、闭目昏睡、食欲不振或废绝、个别头颈部震颤。耐过后的肉鸡往往生长不良。死亡率高低与鸡群冷应激程度有密切关系。
典型症状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腹部气囊的后部含有黄白色的干酪样渗出物。跗关节周围囊肿,充满黄白色粘液和黄白色干酪物。个别肝脏表面可见数量不等的灰白色坏死灶。
根据流行病学、发病症状、病理变化等可以做出初步诊断,但确诊须根据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
1、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
及时分群,降低饲养密度;保证稳定的舍温和通风,防止冷应激导致鸡群受凉诱发鸭疫里默氏杆菌。
(2)生物安全
加强空舍期消毒,所有发病农场,鸡舍消毒后,必须检测合格,才能继续饲养。平时做好生活区和饲养区的消毒:进入饲养区必须脚踏消毒垫;外来人员和车辆必须喷雾消毒;病死鸡无害化处理并做好消毒;做好污道的清扫消毒。
(3)药物预防
鸡群15日龄左右饮用提高免疫力的抗体;20日龄左右饮用对鸭疫里默氏杆菌敏感的药物。经过药敏试验,对鸭疫里默氏杆菌敏感的药物有:强力霉素、安普霉素、复方阿莫西林、氟苯尼考等。
2、治疗
鸡群发病后,要及时调整饲养管理防止鸡群再次冷应激。同时使用药干预,缩短病程,降低经济损失。
发生鸭疫里默氏杆菌的鸡群,建议先饮用卡巴匹林钙或清热解毒的中药进行退烧,再饮用抗体增强免疫力,其次饮用敏感的抗菌素进行治疗。
文章部分观点来源自网络,只供分享,小编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涉侵犯您的著作权,请联系我删除,感谢您的支持!
文章推荐:【孙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