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饲料新招:杂粕巧替豆粕,营养不减分
时间:2025/3/8 8:36:02浏览量:5177

    在蛋鸡养殖领域,饲料成本一直是影响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其中豆粕作为重要的蛋白来源,价格波动往往对成本有着较大影响。寻找合适的替代原料,既能降低成本,又能保证蛋鸡健康和生产性能,成为养殖户关注的**。杂粕,如菜籽粕和棉籽粕,因来源广泛、价格相对低廉,为降低饲料成本提供了可行方案。不过,杂粕在营养成分和特性上与豆粕存在差异,所以在替代过程中,需要综合多方面进行科学考量。

一、在替换过程注意事项

换料7-10天

    蛋鸡的消化系统对饲料成分变化较为敏感。突然用杂粕完全替代豆粕,会让蛋鸡难以适应,可能引发消化不良、采食量下降等问题,进而影响生长和产蛋。所以,建议采用逐步替代的方式,替代比例一般控制在总蛋白来源的 30% - 50% ,具体比例要依据杂粕的品质,如蛋白含量、杂质情况等灵活调整。这样可以让蛋鸡有足够时间适应饲料变化,保障其正常的生理机能。

氨基酸平衡

    杂粕和豆粕的氨基酸组成有明显不同。菜籽粕赖氨酸含量偏低,棉籽粕蛋氨酸不足。氨基酸的不平衡会降低饲料利用率,影响蛋鸡的生长、产蛋和免疫力。因此,使用杂粕时,要额外补充合成氨基酸,像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等,使饲料的氨基酸组成满足蛋鸡不同生长阶段和产蛋周期的需求,确保蛋鸡的良好生产性能。

能量调整

    杂粕纤维含量较高,会降低饲料的能量密度。而蛋鸡维持正常生理活动、产蛋等都需要充足能量。当杂粕用量增加时,就要适当增加玉米等能量饲料的比例,或者添加油脂,如大豆油、玉米油等,来提升饲料的能量水平,满足蛋鸡的能量需求,维持其正常的生产状态。

抗营养因子处理

    菜籽粕中的硫苷和棉籽粕中的游离棉酚,是影响蛋鸡健康和生产性能的抗营养因子。硫苷在蛋鸡体内会分解产生有害物质,干扰甲状腺功能,导致代谢紊乱;游离棉酚则可能造成蛋鸡中毒,损害生殖系统和肝脏等器官,降低产蛋率和蛋品质。所以,必须对杂粕进行脱毒处理,或者严格限制其在饲料中的添加量,以减少抗营养因子的负面影响。

二、具体的应用方案

菜籽粕

    脱毒处理:高温蒸煮能有效降低菜籽粕中硫苷的含量,一般在 110 - 115℃蒸煮 30 - 60 分钟,可使硫苷分解。发酵也是常用的脱毒方法,借助乳酸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将硫苷转化为无害物质。
    限量使用:未经脱毒的菜籽粕,添加量建议不超过 8%;脱毒后的菜籽粕,添加量可适当提高,但也不宜超过 15% ,同时要密切关注蛋鸡的采食和生产情况。
棉籽粕
    脱毒处理:添加硫酸亚铁是常见的棉籽粕脱毒方式,亚铁离子与游离棉酚按 1:1 的比例结合,形成难以吸收的复合物,降低毒性。发酵降解同样可行,酵母菌、曲霉等微生物能在发酵过程中破坏游离棉酚的结构,实现脱毒。
    限量使用:未脱毒的棉籽粕,添加量应控制在 6% 以内;脱毒后的棉籽粕,添加量可放宽** 12% ,但仍需定期检测棉酚含量,确保蛋鸡安全。

基础配方(以产蛋期为例)

    原配方:豆粕占 20%,为蛋鸡提供优质蛋白;玉米占 60%,是主要的能量来源;其他辅料占 20%,包含维生素、矿物质等,保障蛋鸡营养均衡。
    修改后:豆粕降** 10%,搭配 5% 菜籽粕和 5% 棉籽粕,在保证蛋白供应的同时降低成本;玉米增加** 62%,弥补杂粕导致的能量下降;其他辅料调整为 18%,维持蛋鸡对各类营养的需求。
调整要点
    补充合成氨基酸:为满足蛋鸡对赖氨酸和蛋氨酸的需求,需额外添加 0.1% - 0.15% 的赖氨酸和 0.05% - 0.1% 的蛋氨酸,确保氨基酸平衡。
    添加植酸酶:添加 20-30克/吨的植酸酶,能分解植酸磷,提高磷的利用率,减少磷排放,降低成本。
添加家禽专用复合酶剂XP100:杂粕纤维高,添加木聚糖酶、蛋白酶等复合酶制剂,可降解纤维,提高饲料消化率,促进蛋鸡对营养的吸收。

三、注意事项

抗营养因子把握

    严格控制棉籽粕中游离棉酚含量低于 1200 mg/kg,菜籽粕中硫苷含量低于 40 μmol/g。超出标准会危害蛋鸡健康,降低生产性能。采购和使用杂粕时,要定期检测抗营养因子含量。
定期检测鸡蛋中的棉酚残留,确保符合国家标准(≤20 mg/kg)。过高的棉酚残留会影响蛋品质,危害消费者健康,建议定期抽样检测。

适口性改善

    杂粕的苦涩味会影响蛋鸡采食。添加糖蜜等甜味剂,或水果香味剂等,能改善饲料的口感和气味,提高蛋鸡的采食量,保证其摄入足够营养。

阶段性调整

    产蛋高峰期:此时蛋鸡对营养需求高,为保证氨基酸供应,杂粕比例应控制在 10% 以内,优先满足蛋鸡对优质蛋白和氨基酸的需求。
    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下降,对营养需求降低,杂粕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不宜超过 15% ,在保证基本营养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效果评估

    持续监测蛋鸡的产蛋率、蛋重、料蛋比和蛋壳质量等指标。一旦指标下降,可能是杂粕替代比例不当或配方问题,需及时回调豆粕比例,优化配方,保障蛋鸡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


四、机会与风险

    降低饲料成本:杂粕价格低于豆粕,合理替代可有效降低饲料成本。以当前市场价格计算,使用杂粕替代部分豆粕,每吨饲料可节省一定成本,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利用本地资源:杂粕来源广泛,利用本地菜籽粕、棉籽粕等资源,可减少对外部豆粕的依赖,降低运输成本和供应链风险,同时促进本地农业产业发展。

    过量使用导致蛋鸡肝肾功能损伤:棉酚在蛋鸡体内会积累,过量使用棉籽粕会使棉酚在肝脏和肾脏中大量沉积,损害肝肾功能,影响蛋鸡健康和生产性能,甚**缩短蛋鸡寿命。
    蛋品质下降:杂粕使用不当会导致蛋品质下降,如蛋黄变色、蛋壳变薄等,降低鸡蛋的市场竞争力,影响销售价格和养殖效益。

    通过科学合理的配方设计和严格的脱毒处理,杂粕可以部分替代豆粕用于蛋鸡饲料。但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蛋鸡的生产表现灵活调整配方。建议养殖户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先进行小规模试验,验证方案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后再大规模推广,实现蛋鸡养殖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文章部分观点来源自网络,只供分享,小编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涉侵犯您的著作权,请联系我删除,感谢您的支持!

文章推荐:【杜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