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毒素有哪些危害?很直观地告诉你!
时间:2016/6/11 16:37:02浏览量:6266
一、霉菌毒素的种类
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杂色曲霉毒素
镰刀菌毒素:
单端孢霉烯类化合物、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
青霉毒素:
展青霉素、橘青霉素、黄绿青霉素
其他霉素:
鹅膏毒素、麦角毒素、交链孢霉毒素
二、影响霉菌毒素产生的因素
1. 温度(T)
产毒霉菌:最适的生长温度 vs. 产毒温度
单端孢霉烯类化合物:7~10 ℃ à T-2毒素
> 15 ℃ à HT-2毒素
更高à 二乙酸藨草镰刀菌烯醇
2. 水分和相对湿度(T)
饲料含水量和环境相对湿度:霉菌生长繁殖 vs. 霉菌产毒
饲料水分:17~18%
水分活度(Aw值):霉菌产毒 > 霉菌生长繁殖
3. 氧气(O2)
需氧环境:大多数霉菌产毒
4. 营养因素
基质底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
三、霉菌毒素在动物体内的代谢
-
进入胃肠道通过简单扩散或主动运输方式,由血液进入组织器官,沉积在动物体内
-
沉积组织器官:肠黏膜、肝脏、肾脏
-
排出:脂溶性毒素 à 水溶性毒素
排出途径-
尿液:被消化道吸收和代谢的毒素(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A)
-
粪便:未被消化道吸收的毒素经胆汁排入肠道的毒素代谢产物(T-2毒素、赭曲霉毒素)
-
乳汁:经过细胞内过滤、被动扩散,通过乳腺泡的主动转运(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
四、霉菌毒素的危害
-
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
-
影响动物的繁殖性能
-
干扰和抑制动物的免疫系统
-
导致动物癌变死亡
-
霉菌毒素在动物体内的残留
-
魏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