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疫苗稀释不当
深井水含有的氯离子会影响疫苗效价,不可直接稀释疫苗,建议用生理盐水或将深井水提前打好静置、沉淀后再使用,严禁用热水、温水及含氯等消毒剂的水稀释。
2. 用过的疫苗瓶随处乱扔
疫苗本身就是病毒,特别是活毒苗,建议用过后消毒并深埋。
3. 在做苗过程中使用金属器具
对疫苗效果有影响,建议使用塑料器具。
4. 没有合理的防疫程序,防疫使用疫苗剂量不同一
不考虑机体抗体水平,建议根据鸡群情况,地区流行病制定合理的防病程序,用量需要根据抗体水平来决定。
5.盲目用药,长期用药
长期滥用抗生素导致机体产生耐药性或者盲目使用原粉或国家禁用药品,引起药物中毒和机体残留,造成发病后治疗效果不佳。建议每月使用一些功能性添加剂定期保健,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和抗感染力,减少药物的使用。
6. 以自己的固有经验诊断疾病,导致治疗无效
现在的疾病变化较大,也很复杂,建议多方面考虑、分析后作出准确诊断。
7. 轻视消毒环节
存在未病不消毒,消毒后不发生传染病,消毒剂气味越浓越好的错误思想或者长期使用单一消毒剂,产生耐药性。建议加强消毒观念,准备两种或两种以上消毒液,交替使用。
8. 缺少防护意识
养殖户之间互相串棚,未经消毒直接进入鸡舍。导致疾病流行和扩散,建议进鸡后不要随意串棚,保护自己也保护别人。
9. 忽视应激危害
突然换料,突然更换饲料易引起鸡的应激反应,有时甚**会造成死亡。特别容易引起消化道疾病,建议换料时过渡三天,**好在料中加点降低应激反应,调整肠道微生态环境的功能性饲料添加剂。10. 无隔离区
健雏和病雏混养,容易导致疾病的传播,建议在鸡舍下风口处建立隔离区,隔离病残鸡。
11. 不注意淘汰
建议在管理过程中及时淘汰弱残鸡,减少浪费。
12. 只考药物治疗,忽视病理调节
建议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使用功能性添加剂进行病理调节,提高鸡群免疫力,防治疾病复发。如蛋鸡发生输卵管炎、卵巢炎等疾病后,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病情以后使用“增蛋素”,能刺激卵泡再发育,强化输卵管功能,尽快恢复产蛋性能。
13. 不能很好的处理温度、湿度、通风等之间的矛盾
建议高温时通风,湿度大时通风,在变化大时,先让温度高2度左右,适量同半小时左右,如此循环。
14. 温湿度计摆放位置不正确
建议温度计的感应电与鸡背平,里热源和凉风处不要太近。
15. 忽视预防保健
有些养殖户不注重疾病的预防,只等发病后去治疗,既增加了养殖成本又造成了经济损失。建议加强现代养殖观念,牢固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养重于防的理念,使用一些功能性添加剂产品”等逐渐替代抗生素用于日常保健。
细节决定成败,以上是养殖户在养鸡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希望在以后的生产中及时改正,树立无抗、健康养殖好观念,提高养殖综合效益。
魏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