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只是比平庸多了一个细节
时间:2016/8/14 13:13:27浏览量:6475

微信上同学留言说到,毕业后生活总是很忙碌,一本书在桌上躺了很久,一直都没有看。计划好想做的事和应该做的事总是那么矛盾。确实,我们生活在一个匆忙的年代。每时每刻,无数琐事侵蚀着我们的生活。也许此时,手机上打进一个电话;下个月的考试近在眼前……一边奔波于眼前的苟且,一边梦想着远方的田野。而手机里,还躺着未曾追完的电视剧;周末的电影券,一样都不能落下。仿佛只有这样用力地生活,才是没有浪费时间。
    然而,一味地忙碌并没有让我们生活得更好,反而形成一种疲累的状态。很多碌庸无为,并不是因为做得太少,只是因为做得太粗糙。毕业时我也是个忙忙碌碌的人,四处面试从不停息。而刚刚工作后的各方压力让我如履薄冰,生怕一个不经意的纰漏,就会显示自己的平庸。直到现在随着工作生活的逐渐稳定,我的思想也渐渐成熟,很多以前重复做的事情,其实并没有注重细节,只一味的增加的劳动量而没有结果。著名的二八法则告诉我们,大部分人的主要成就,都来自于那些少数人对事情的细节处理上。

    努力做好每件事情,是成功的法则。我相信销售员能够让客户认定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同类产品竞争下仍保持客户的持续信任,一定是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和特点,细致的分析客户的每一个要求,不断稳定关系,才有满意的结果。记得刚开始工作时,我只是把安排好的工作内容做好,没有想好工作之间的衔接,后来领导提醒我不仅要做好安排的工作,也要注意因为一件事情出现的问题怎么解决,事情要想全面才不会遇事慌张没有主意。纷杂生活里,并不需要顾虑太多,只需要一步步做好。不怀疑,不慌张,才能从容看待出现的问题

    也许很多人想法简单,只想安心稳妥地过完这一生。从内心接受平庸的那一刻开始,你的行为、你的状态也跟着平庸。

接受平庸比追求卓越要轻松多了!付出少量的体力,花费少量的脑力,过安定的生活。

    当你内心放弃卓越那一刻,平庸就追赶而来。“工作十年”和“十年工作经验”的不同之处由此而来。前者只是按部就班的去做,而后者更注重细节的探索,最终沉淀成自己的一套经验。在这些经验的背后,我能想象到她们付出了多少努力,熬过了多少个瓶颈期,在每一个看不到进步的瞬间战胜自我怀疑,继续努力。所以,此刻你艳羡的别家精彩,时间给他们沉淀出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只是你当初不愿意付出精力,你还是只能做那个为别人鼓掌的人。

同学一块回学校时路过以前经常去的一家面馆,我们刚要喊老板时,她已经过来说:“你们两碗刀削面还是一个不要辣椒一个不要香菜么、”我说:“是的。我们都快1年没有来过了,你还记得,记忆力真好!”老板边擦着桌子,边说:“来我店吃过三回以上的,我都记得住。就这么小的店混口饭吃么!”面馆的老板是现实生活中普通的一个岗位。但是她在自己的岗位上,展现出非凡的技艺。我相信如果换个老板,不说面的口味怎么样,肯定没有这个老板娘给人的感觉亲切。人与人的区别不是外表,而是内心,对待问题的细致程度不同。

    生活并不是一场随随便便的游戏,怎么能够随随便便?我们的每一天都被赋予了诸多的可能性,存在着简单或者艰难的选择,但是不论如何抗拒,我们也只能选择一条路,过一种人生。
我们都将肩负起对自己人生的责任,无论意愿如何。可能是好的结果,也可能是坏的结果。成功与失败在世俗层面上难以定义,唯有我们内心知道最想要成为的自己。我不怕千万人阻挡,怕只怕自己投降。
    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梦想不过是能在生命流驶之后,在蓦然回首的时刻,自己觉得对得起自己。

    很多年轻人,二十几岁的年纪,纵情于短暂的物质愉悦,没有长者洞明世事的睿智,失去了幼年天然无邪的清澈,学不到步步策谋心机爆表,又不敢勇往直前无所畏惧,那还拼什么?

     能力很重要,可有一样东西能使相同能力的人高低立现,那就是细心。罗兰说:“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我们只有挥刀斩断自己体内生根发芽的懒惰,专注于自己做的事情,持续恒久得坚持,细致的总结观察,才能在众多优秀的人中出类拔萃。

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