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小看蛋壳对效益的影响
时间:2016/10/25 11:43:06浏览量:7193

 蛋壳一般包括蛋壳膜和硬质蛋壳,蛋壳成份主要由蛋白质、碳酸盐、钙组成,蛋壳98%的成分由矿物质组成,大部分为以碳酸钙形式存在的钙,沉积在由蛋白及粘多糖构成的蛋壳膜上,蛋壳膜在一定程度对蛋壳的质量起决定作用,随着蛋鸡日龄增加,蛋壳膜的氨基酸含量有变化,蛋壳膜分泌和形成的变化自然会影响蛋壳的形成和质量。

蛋壳质量是衡量种鸡、蛋鸡生产成绩好坏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蛋壳质量直接决定着蛋的破损率,并影响蛋鸡生产效益,破壳蛋、软壳蛋、薄蛋壳、沙蛋壳、气孔过多、破裂、暗裂等蛋壳缺陷时有发生且频率居高不下一直困扰着养禽业,仅就破蛋率而言,给饲养者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很大的。一般破蛋率为3-4%,高的可达6-8%,按此推算,因质量原因一只鸡一年的经济损失大约4-8元,对10万只的蛋鸡场一年的损失就是40-80万元。

影响蛋壳质量的主要因素 

1、蛋鸡日龄
颜色变化常见于40周后,这可能造血机能和其它生理代谢机能从此衰退(如产蛋率下降)。因此,色素合成不足,或合成有限的色素分布于更大的蛋表面而显得变浅。
2、应激性因素
管理性应激如惊群、高密度饲养等,均可能引起输卵管的收缩,造成蛋壳腺粘膜损伤或由于蛋的滞留,使钙过多附着形成类似粉壳蛋(麻点蛋),也可能由于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的释放造成鸡体内分泌如蛋壳色素分泌等的紊乱。
3、疾病
目前认为IB、ND、EDS均会严重影响蛋壳颜色。这可能此类疾病均能造成生殖器官或肾脏的损伤,重者影响蛋壳的钙化,出现破壳蛋、软壳蛋。轻者可能仅影响蛋壳腺粘膜的分泌功能,上述大小颗粒形成不良,从而使蛋壳发白。
4、用药不当
一些抗球虫药如尼卡巴嗪,也由于它能对输卵管造成破坏,对蛋色有很大的影响,即使很小的剂量都会导致蛋色发白,此外,如磺胺类、呋喃类、驱虫药等,使用时间或剂量不当,也对蛋壳颜色的形成有不良影响。
5、营养缺失或不合理
     钙的代谢过程与蛋壳形成密切相关,日粮中提供充足的钙是保证生产优质蛋壳的前提条件,但仅仅增加日粮钙和磷的水平,并非绝对能提高蛋壳质量。钙是否能满足蛋鸡的需求,不仅取决于钙的总量,而且要看被蛋鸡消化、吸收及利用程度以及其它微量元素的影响,日粮中磷的水平同样影响蛋壳质量。磷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蛋壳强度。
    在配合饲料时应限制食盐用量,最好使用无氯钠盐,如碳酸氢钠(添加量0.3%).不给产蛋鸡饮用含有漂白粉过多的消毒水或其它含有氯离子的消毒剂,以免影响蛋壳质量。 
    蛋鸡日量中补充了生物活性较高的锌和锰时,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及比重都有明显的提高。要增强蛋壳强度同时必须考虑碳酸绀酶的活性和锌锰的有效利用问题。
    微量元素营养在蛋壳质量中占据重要地位。铜和锰元素缺乏会影响蛋壳膜形成、蛋型、蛋壳厚度和蛋产量。锰对构成蛋壳膜的糖蛋白至关重要,而蛋壳结构中的糖蛋白及其它有机物质对蛋壳形成中的钙化有重要影响。 
     维生素参与体内的能量和蛋白质的重要代谢,增强鸡体的抗病和抗应激能力。对于现代蛋鸡品种来说,食欲体重小型化,性能高产化,使得对维生素的需要量不断地提高。对蛋壳颜色影响较大的有维生素B6、B12、K3等 ,VD 参与钙磷代谢的全过程,为钙磷在蛋壳腺内转化所必需,VC能够活化维生素D,后者对于蛋鸡钙、磷代谢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提高蛋壳质量有明显效果。

侯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