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我国玉米库存约有2.6亿吨,加之此时正是新玉米上市时节,国内玉米应该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但截至目前,广东港玉米库存仅为10.6万吨,远低于上年同期的25.7万吨,甚至比刚上市的10月上旬低1.5万吨,日前锦州港玉米价格飙升,甚至出现“抢粮”现象。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玉米都去哪了?未来玉米价格还会不会上涨?
外贸玉米库存:蛇口0,赤湾0,新港0,麻涌0,南沙0,共计0。
上午价格一度飙升至1780元/吨,下午则又伴随上量激增而窄幅回调至1740-1750元/吨,日涨跌达20-30元/吨,至今坐稳1740-1750元/吨,但与上周末价格相比仍旧上涨了10-20元/吨,价格重心有所上移。不少企业为了装船出现了阶段性的“抢粮”事件。
东北地区和内蒙古雨雪不停,尤其黑龙江等地有暴雪,严重影响玉米外运数量,与此同时导致北方港口到货量缩减,对其价格坚挺运行起到支撑作用。
虽然消息称东北将开通玉米绿色通道,也有称部分区域控制大豆外运,倾向增加贸易玉米车皮数量,但是是否在东北全面开始实施,何时能起到作用还都是未知数。
11月份锦州港装船量120万吨,目前已完成70多万吨,铁路车皮不好请,汽运超限查得严,加上下雪和农户惜售,玉米集港量上不来,目前锦州港玉米基本是随到随走,港口仅有15-20万吨的库存。
河北山东河南等地新玉米上市价格太低(这个地区占30%),玉米上市价格0.7元太便宜了选择入库,不着急出售,合理回升,造成当地玉米紧缺。
流通不畅,玉米价格还会涨吗?
进入11月份之后,天气转晴,原以为玉米必会重回下跌通道,不过,时至今日,即使是“政策市”走向市场化的第一年,玉米上市之后的市场状况并没有想象中的悲观。
着东北四省区玉米深加工补贴政策陆续出台,带动东北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且农民自身存在惜售心理。
另外,交管运输部门于2016年9月21日至2017年7月31日,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开展三个“专项行动”,新规出台之后,不仅会对运输成本大幅上调,这也将削弱原先物流的运输力量,这或对企业到货带来影响,玉米的运输成本将相应增加。所以,玉米价格也相应上涨来覆盖掉运输成本的增加。
截止11月11日,全国玉米价格指数1723元/吨,较本月初的1702元/吨上涨21元/吨,山东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在1700-1780元/吨,较月初的1630-1760元/吨上涨20-70元/吨,河南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在1740-1810元/吨。
预计未来半个月玉米仍将延续偏强格局,更有业内人市发出“今年玉米跌不下来”的言论,而在2.5亿吨高库存压力下,市场仍需对未来市场保持谨慎态度,后期市场仍有回落风险,需加强风险防范。
赵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