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两会农业部答记者问极简版!不到1700字
时间:2017/3/7 17:14:26浏览量:5787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7日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邀请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副部长张桃林就“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Q: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改什么?怎么改?

A:
我们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大背景,也是三大必然:

1.优质、绿色农产品不足;
2.有的品种供大于求;
3.严峻的国际竞争。

三大问题需要解决:
1.适应市场需求,改善农产品的供求关系;
2.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
3.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高竞争力。

五大工作主线:
1.去库存,主要是减玉米;
2.补短板,补齐优质品种、短缺产品、生态环境的短板;
3.增效益,节本增效,提高农业效益;
4.育主体,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5.增动能,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的改革,发展农村的新产业、新业态。

总体上保持粮食产能稳定。



Q:农业环境污染问题

A:
“一控两减三基本”,就是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实现畜禽粪便、废旧农膜、秸秆等得到的基本处理,主要是资源化利用。

五大专项行动:
▶ 畜禽粪污治理行动;
我们的目标是今年开始,一年试点、两年铺开、三年大见成效、五年全面完成。

一是首先在100个畜牧养殖大县开展试点;
二是正在研究出台制度性措施,就是规模养殖场必须承担治理污染的责任;
三是在财政上采取先建后补,支持第三方治理等措施。

▶ 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
在果菜茶的核心产区,知名品牌的生产基地来推广,力争到2020年使果菜茶的化肥施用量比目前减少50%以上。

▶ 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
通过机械化还田,支持开展饲料化、基料化,比如搞食用菌,还有能源化,比如支持秸秆发电,支持企业探索产业化的利用机制。

▶ 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行动;
完善休渔禁渔制度,推进渔民转产转业。

▶ 农膜回收行动。
采取以旧换新的财政补助政策,鼓励农民回收地膜。



Q:转基因问题

A:
转基因技术:
是现代生物科技前沿技术。在农业的节本增效、资源高效利用、抗虫抗旱、减少农药的施用量,推进绿色发展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和巨大的潜力。

安全性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欧盟委员会、国际科学理事会等众多国际权威机构对转基因安全性进行了长期跟踪、评估、监测,结果都表明,经过安全评价获得政府批准的转基因产品与非转基因产品是一样安全的。

我国转基因的发展战略和监管情况:
我国借鉴外国的一些做法并结合具体国情,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技术规则和管理体系;
我们国家有12个相关国家部委组成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成立了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各个领域具体的安全评价。

推进路线图
“非食用→间接食用→食用”

目前,我国没有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粮食作物商业化种植。

Q:农村土地问题

A:
土地流转方面:
发展现代农业的规模经营;
实现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保障,颁发承包地登记证;
“三权分置”,把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农户的承包权和经营权分开。



使用权:
贷款时,可以抵押土地的预期收益。
承包农户和流入方签订合同,保障使用权的实现不能侵害到承包权和所有权。

土地托管:
很有前景的方式。
分半托、全托。

Q:渔业问题

A:
目前渔业的主要问题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生态问题,以及由此连带的产品质量问题。

具体解决措施:
全力推动在长江流域由重点地区到全面禁捕,水生保护区全面禁捕;
推动捕捞渔民减船转业,实施资源总量管理制度;
深入开展“绝户网”和涉渔的“三无”船舶进行清理整治;
积极推进渔业的科学布局;
大力发展海洋牧场。

Q:金融服务

A:
现状:农业贷款难、融资贵、保险少

具体举措:
建立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贷款的担保体系;
建立一个规模经营新主体的直报系统。

Q:粮食问题

A:
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

要保住稻谷、小麦两大口粮;
稳住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和广大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
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巩固提升粮食产能。

Q:农产品安全

A:
狠抓高毒农药的管理;
要加大蔬菜生产基地农兽药残留超标检验,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加大源头管理;
狠抓“三鱼两药”;
狠抓抗菌素药物的使用;
继续严查打击“瘦肉精”。

下一步,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
推进标准化生产;
狠抓全程化监管;
推进品牌化建设。

                                                               孙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