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黄性腹膜炎是蛋鸡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病,尤其是处于产蛋高峰期的蛋鸡群,由于抵抗力下降,则更容易暴发卵黄性腹膜炎。一旦得此病,就会影响产蛋率,从而影响到经济收益。因此,该病的预防和治疗十分重要。
今天,就从症状、病因以及药物防治三个方面来为大家重点介绍一下。
怎么通过鸡的症状,判断是不是得了卵黄性腹膜炎?
发病初期,病鸡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容易嗜睡,产蛋率明显降低。
随着症状的不断加重,病鸡产出沙皮蛋、畸型蛋、软壳蛋等,部分甚至停产,往往卧地不动,羽毛杂乱且无光泽,肛门周围羽毛粘有带蛋清或卵黄碎块的排泄物,并有一股恶臭味。
发病较重时间较长的鸡由于腹腔中含有多量腹液或大量蛋黄或灰黄色炎性渗出物时,其腹部膨大,站立时呈企鹅样,皮肤呈青紫色。
大多病鸡有全身症状,如体温明显升高,排稀便,出现脱水,喙、噗干燥且发黄,体质消瘦等。
诱发该病的病因是什么?
料中含有过高水平的蛋白质,缺乏钙、磷或者比例失衡,缺乏维生素A、D、E等导致代谢出现障碍;产蛋过程中受到惊吓;人工授精时操作过于用力或者输精方法不规范,以及鸡患有某些病毒性或者细菌性疾病等因素,都会引发该病。
那么,这个病该正确使用药物进行防治呢?
饮用水中药物:
饮用水中可以添加氟苯尼考和强力霉素,联合使用。
饲料中药物:
饲料中可用加减平胃散(燥湿健脾,行气导滞),也可以水煎服。
注射用药:
如果病鸡症状比较严重,不仅可以使用以上药物和给药方式,还可注射适量的庆大霉素,也可以用丁胺卡那霉素配头孢曲松。
最后,提醒大家一下,蛋鸡卵黄性腹膜炎的病因比较复杂,该病重在预防,一般中医认为腹膜炎,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引起的包心包肝都是机体内湿气过重引起,解剖术语也叫湿性包膜。预防可以用艾叶不定期的熏鸡舍,达到消毒除湿的作用。
魏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