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的颐和论坛——4.16上午专家报告内容精彩要点
时间:2017/4/20 20:06:33浏览量:6512

主持人: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呙于明教授

主持人: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院长呙于明教授
  (一)农业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重点实验室张宏福研究员:《加强环境生理研究应用 助力养殖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张宏福研究员

  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

  问题: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增加产量与提升品质、成本攀升与价格低迷、库存高企与销售不畅、小生产与大市场、过北外价格倒挂等矛盾。

  方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向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质的需求转变

  1、我国畜牧养殖环节态势:养殖效率低,病死率高,过度用药、过度用苗,规模化、自动化发展迅速,但各显神通、隐患严重,无抗养殖呼声高

  2、病从哪里来?——传进来?(引种)养出来?(微生物环境、理化环境)种出来?

  “扬汤止沸,勿如釜底抽薪”

  二、畜禽换将问题概况

  畜禽舍环境因子:环境是畜禽生产最重要、复杂的条件

  物理因子:温热环境因子、光照、噪声、PM、空间、栏舍

  化学因子:O2、NH3、H2S、CO2、CH4等

  生物因子:舍内微生物

  情感因子:畜群结构、人等

  饲料、水

  1、环境温度影响畜禽生命机能和过程

  2、氨气影响免疫系统:损伤呼吸道粘膜屏障的微结构、作用于不同的免疫细胞、通过改变内分泌系统间接影响机体免疫功能;

  低浓度的氨气影响母猪的繁殖机能:氨气是PM2.5的重要前驱物

  畜禽舍中PM更甚于人居环境

  3、环境生理与调控研究的重点、难点:

  对畜禽环境生理进行精确研究、准确定位参数

  温、湿度,温、湿度、通风、光照、CO、NO2、O3、SO2、NH3、H2S、PM10、PM2.5模型等

  高通量技术手段寻找综合评价指标

  采用荟萃分析(meta analysis)整合交互作用的研究成果,建立畜禽舍环境参数藕合优化调控方法

  营养——环境——病源生物学——畜禽健康的机制

  工艺的实现

  三、研究进展

  建立了营养-环境-健康-组学机制研究平台(人才&设备&项目)

  最终确定15个候选离子的化学名称和结构组成

  四、十三五环境生理项目研究目标

  畜禽重大疫病防控

  解决“人-畜对话”重大难题

  出版《畜禽环境学》《畜禽环境标准》

  总结:饲养标准=营养标准+环境标准

  (三)主持人:南京农大赵茹茜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赵茹茜教授

  汪以真:《生物饲料与生猪健康养殖》



浙江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汪以真教授

  一、 我国生猪养殖所面临的挑战:

  1、 养分消化率偏低

  2、 养分过量排放:饲料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污染

  3、 畜产品安全

  生猪健康养殖的内涵

  Ø 保证猪的机体健康

  Ø 猪肉的安全与优质

  Ø 高效饲养节能减排

  生物饲料是实施生猪健康养殖的重要举措

  (1) 改善猪肠道健康、提高机体免疫

  (2) 抗生素减量、重金属污染降低

  (3) 降低抗营养因子、提高养分利用

  二、生物饲料研发及在养猪上应用

  生物饲料添加剂

  生物发酵饲料:发酵原料(饼粕、糠麸、糟渣……)、发酵饲料

  “营养替抗”效果有限

  1、新型抗菌肽的研发与应用:

  新型抗菌肽CWA

  (1) 杀菌:抗生素和抗菌肽治疗都能有效缓解腹泻引起的仔猪肠道绒毛和微绒毛损伤,且抗菌肽组的绒毛形态更好

  (2) 免疫调节功能

  (3) 对仔猪肠道屏障功能的调节作用

  高效分泌抗菌肽地衣芽孢杆菌HJDY1002

  组成:地衣芽孢杆菌(HJDY1002)+ 发酵代谢产物(地衣肽)。

  含量:地衣芽孢杆菌数 ≥ 2.0×1012CFU/kg,地衣肽含量 ≥ 500,000 u/g。

  特点及性能:稳定性好、抗菌能力强、肠道内稳定发挥、安全性高、无副作用

  微生态制剂——新型丁酸梭菌S01

  丁酸肽: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和较好的安全性

  丁酸钠:丁酸可以缓解攻读引起肠道屏障的损伤,改善仔猪十二指肠形态结构

  发酵饲料研发

  发酵复合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混菌分步发酵显著提高赖氨酸、精氨酸、苏氨酸等8种氨基酸和磷的回肠消化率,降低氮磷排放。

  发酵菜粕和DDGS的研发

  底物:菜粕或DDGS,麦麸,玉米粉;

  微生物:黑曲霉、乳酸菌(屎肠球菌);

  非淀粉多糖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果胶酶;

  1、菌酶协同发酵均可明显提高菜粕和DDGS的粗蛋白和酸溶蛋白含量;

  2、微生物发酵可明显降解菜粕和DDGS中的NDF和ADF,植酸磷完全降解。

  酿酒酵母发酵白酒糟:以鲜白酒糟为基质,经酿酒酵母固体发酵、自溶、干燥、粉碎后得到的产品。

  消除抗营养因子:分解单宁,降解木质纤维素

  酵母自溶率:80%

  微生物及代谢产物:益生菌、酶、维生素。。。

  三、生物饲料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1、生物饲料的质量与安全

  (1)菌种安全问题:细菌感染(菌血症和败血症)、耐药基因转移、有害代谢产物、粘膜损伤、超敏反应

  菌种生产稳定性问题:菌株不纯、菌株衰退

  (2)发酵原料质量问题:植物性原料(霉菌毒素、农药、重金属)、动物性原料(致病微生物、抗生素、重金属)、辅料(重金属、非法添加物)

  (3)发酵过程监测:多个环节易引入杂菌、需严格检测、避免污染

  主要的污染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杆菌、霉菌、酵母等。

  展望:规模普遍较小、产品质量不稳定、质量标准的制定不全

  生物饲料近期研究重点与方向:

  (1) 加大新型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开发

  (2) 标准化、规模化、可控制发酵工艺的建立

  (3) 低成本快速检测技术的开发

  (4) 建立质量安全的动态检测体系

  (5) 行业标准及相应的配套套用技术

  (四)好实沃院士专家工作站、研发中心尹望《饲用乳酸菌的抗逆性及应用最新研究进展》



北京好实沃研发中心总监尹望博士

  我国农业部2013年公布可使用的微生物34个,乳酸菌22个

  1、动物肠道中约有20%的乳酸菌有益生作用

  添加到饲料中的饲用乳酸菌,需要经过贮存、饲料加工和动物消化道逆性环境;乳酸菌能否通过这些考验,是饲用乳酸菌发挥益生作用的先决条件。

  2、关键技术:

  (1) 菌种的来源和遗传:屎肠球菌

  (2)胃酸、胆盐,

  (3)饲料制粒过程中的高温高湿,

  (4) 运输、贮存过程的不良环境

  3、沃畅产品简介

  Ø 菌种:屎肠球菌(专利号:201510275127.9);

  Ø 工艺:好实沃独特的微囊化工艺;

  Ø 特点:乳酸菌+寡糖;

  Ø 为饲料畜牧企业提供限抗、减抗产品解决方案

  4、 饲养乳酸菌应用效果:

  (1) 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提高采食量、降低料肉比

  (2) 改善猪粪便微生物含量:提高乳酸菌、抑制有害菌

  (3) 断奶仔猪:降低腹泻率、长绒毛发育

  (4) 水产动物:提高生长性能、提高饲料转化率

  沃畅:耐制粒乳酸菌、安全高效养殖的理想选择

  (五)广东农业科学院蒋宗勇研究员《现代规模化猪场母猪精准营养研究》



广东省农科院蒋宗勇研究员

  一、妊娠母猪营养需要测算

  




  现代高产母猪饲养面临的严峻挑战:“三低一高”(繁殖性能高、体储低、食欲低、抗应激能力低)



  


  讨论1:生产性能与体况

  讨论2:能量与纤维水平

  (1) 妊娠期增重恰当

  (2) 能量浓度太高

  (3) 准确确定各阶段饲喂量

  (4) 纤维水平太低

  妊娠期必须控制采食量:过高会导致母猪泌乳期采食量降低,胚胎存活率下降

  讨论3:蛋白质与氨基酸

  (1) 饲粮粗蛋白和赖氨酸水平过高

  (2) 一般认为,粗蛋白不重要,挂件是满足氨基酸需要量

  二、泌乳母猪营养需要测算:

  1、采食量不足是影响母猪生长性能的主要因素

  2、一旦能量摄入不足就动用体脂

  3、提高采食量可增加卵泡数

  4、母猪第1-2胎体重增加15-25%,其产仔数增加,后期增加不多了。

  温度对哺乳母猪采食量的影响:

  



  三、影响泌乳母猪采食量的因素及其防治措施

  1、控制妊娠母猪饲喂量

  2、适当的蛋白水平

  3、多次饲喂:至少2次,最好3-4次

  4、饲料形态:颗粒料、湿料可增加采食量10-15%

  5、水流足够大:每天需要饮水40-50L,饮水头水流2L/分钟。

  6、高温:18-21度适宜

  7、掉膘严重时,可提早断奶

  8、滴水降温

  9、降低饮水温度

  10、晚上加料

  11、不限饲

  12、提高能量浓度

  13、确定泌乳母猪采食量和饲粮能量浓度需要观察4-6个月,依据采食量、能量浓度、母猪体重及其变化、带仔数、仔猪生产性能等,计算母猪营养推荐量。另外还要加入5%的安全裕值。

  14、保障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供给:维生素、微量元素是以NRC为最低限量,其安全裕值更大。比如维生素A8000 IU/kg,D800 IU/kg,E165 IU/kg,远超需要量。

                                                            郝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