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群对温度升高的反应。
鸭子是恒温动物,维持体温能力有限,与其他鸟类及哺乳动物一样,持续地生产热。热是代谢的产物,为生命所必需。在气温约为10-15℃内时,北京鸭的代谢热的生产最低,是鸭热平衡的大约范围。当气温下降至10℃以下时,鸭子需要增加热的生产以维持正常体温。当气温升高至鸭的平衡温度区以上时,为防止体温不再升高,鸭子需要散发多余热量。由于鸭子没有汗腺,它们需要借助辐射,传导,对流等方法消散多余热量。因为鸭体背负着羽毛和绒毛,这些方法主要通过鸭体裸露部分(喙、腿、掌)或羽毛稀少部位(羽毛束之间的裸区)散热。增加喙和脚的血流量和末端表面血管的扩张,提高喙、脚和腿皮肤的温度,进而加大皮肤与周围环境的温差,也有助于热的转移。
夏季高温对种鸭性能的影响很大。
报道称,鸭的呼吸频率在20℃时为10次/分,当空气温度升高至25℃时,鸭的呼吸频率增加显著,当温度升至35℃时,呼吸次数增加到260次/分。虽然这种通过呼吸频率增加的散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但鸭子不能只依赖上述方法降温。当呼吸频率增加时,与呼吸有关的肌肉活动造成的产热量也随之增加,随之代谢率也提高,鸭群在32℃时约比正常代谢高7%。此外,呼吸频率的增加还可能对体液电解质平衡及蛋壳的形成有不良影响。 当遭受热应激时,鸭群以增加呼吸频率来散发热量,当呼吸频率达到200-300/分或者更高时,机体将损失血液中的钠,碳酸和碳酸氢离子,同时体液中正离子如钠、钾、镁与负离子如氯、重碳酸根和磷酸根之间的平衡受到干扰。这会对产蛋鸭的蛋壳形成和整体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夏季对于种鸭的防暑降温至关重要。
产蛋鸭最适宜的温度12-14℃,湿度55-60RH。温度过高对产蛋率影响很大,成年鸭因羽毛较厚对高温的耐受力更差,早期资料显示,高温对种鸭生产性能的影响比低温大的多,有的可使产蛋率下降15%,如果有其他应激影响还会大。
鸭群自身一般通过以下四种散热方式降温:
① 掌、喙等没有羽毛覆盖的体表直接散热;
② 展翅、张口呼吸蒸发水分降温;
③ 喝凉水,排出热水;
④ 弄湿羽毛或洗浴。
目前人工为鸭群降温的措施有以下几种:
① 增加足够清凉饮水供鸭子饮用;
② 保证水槽内水深度供鸭子洗湿羽毛;
③ 遮阴防止阳光直射(树木不足可加遮阴网);
④ 运动场和周围场地洒水降温。
⑤ 舍内安装风机增加风速等。
对于相关药物的使用,应避免使用热性中药如黄芪、中药增蛋药物等,可以适当增加黄芪维它,也可以适量添加加冰爽、小苏打等的使用。
若鸭群采食量降低严重时,可以适量投喂小鱼等用以补充蛋白和能量,但需谨慎投喂。此期间,对于育雏鸭群的饲养管理,应注重搞好鸭群饮水管理,防止饲料霉变,同时搞好通风管理,既要防止鸭群中暑又要防止受凉。关于育成鸭,应适当补充VAD,鱼肝油钙粉等防止瘸腿,并做好合理喂料,减少对其惊吓应激。适当驱赶公鸭,保证其发育正常体态,为受精率打好基础。对于产蛋鸭,应增加喂料次数,延长饲喂时间;也可以适量添加青绿多汁饲料;平时应观察鸭群粪便情况,及时预防肠炎;定期应用微生物制品或微生态制剂。总之,对于养殖生产,夏季高温防暑,不容小看忽视,做好细节管理,安全生产度夏。
孙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