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加工过程中的小料一般是指含量小于1%,需要单独称量的微量元素,如维生素、氨基酸、药物、诱食剂、防霉防腐剂等添加量较少的原料。这些原料的特性差异大,价格高昂,用量差异悬殊,各自所起的生理效能不同,部分原料生物活性不稳定,对其他组分影响大,还有极小部分原料存在毒性,对生产人员的身体健康及动物的生长有极大的影响。而且这些原料多是补足整个配方中缺少的部分,所以小料在饲料加工过程中非常重要,“小料不小”。
小料配制时的注意事项
1、放到小料袋底的原料,量要较多,因为总有部分倒不干净(允许5克);密度要大一些,这样容易倒出。
2、维生素不要与矿物质和药物放到一起,以免发生化学反应。
3、氯化胆碱不要与维生素,药物放置到一起。
4、最后配制的小料应该是用量较多的原料,在空气中不易吸潮变质的原料,如药物,矿物质,维生素不能放到最上面。
5、考虑到现在的配制顺序和易操作等问题。
6、微量组分的用量很少,有的甚至为极微量。一些组分的允许使用量和可能致毒量又相差不大。因此,要求配料系统误差小、精度高。为做到这一点,应选用最大称量和称量精度不同的多台配料秤称不同的组分,并尽量做到某一组分专用一配料秤,以减少交叉污染和提高称量精度。
7、配方中小料部分保留两位小数,电子秤最小读数10克,用量越少的小料,越要精确配制。每批用量低于100克的原料,先预混后,再秤量配制。
一般小料配制的顺序
以下两类小料分开配制,最后倒到一块,顺序如下:
1、食盐-维生素-甜味素-酸化剂-磺胺嘧啶-硫酸粘杆菌素-抗氧化剂-防腐剂-乳清粉-白糖等
2、 矿物质-金霉素-硫酸铜-氧化锌-赖氨酸-脂肪粉-麦麸等
如两部分的量不多,可以直接放到一块, 顺序是要把“1”到入“2”中,而不是“2”倒入“1”。
小料的混合
由于小料中的原料品种多,原料的特性差异大,价格高昂,用量差异悬殊,各自所起的生理效能不同,加上部分原料存在毒性及其生物活性不稳定,对其他组分影响大,故要求混合机必须优先选择那些残留少、易清理、卫生无死角、混合均匀性好的。一般国内较为普遍的采用双轴桨叶式混合机或双层混合王。
小料的提升
在设计饲料厂时,由于混合机重量较大,混合机一般都放在一楼。但目前由于国家对升降设备监管越来越严格,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有的厂家为了添加小料的方便,直接将混合机放在地下室,投料口就设置在一层,这样就将增加地下室的高度,增加土建费用,这种方式可用于水位较低适宜做地下室的地方,而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采用这种方式将大大增加土建成本,不适宜使用。
目前小料的提升一般有以下四种方式:一是采用吊篮加电动葫芦的方式,这种方式是较早的饲料厂一般采用的方式,节省、方便、适用,但随着国家对起重设备监管越来越严格,国内不少的地区已明令禁止,已要求采用货梯来进行垂直提升;二是采用自清式斗式提升机进行垂直提升输送,直接进入混合机,这种输送方式在设备底部存在一定量的物料残留,但只要我们解决好提升机底部开门自清问题,对于少量的残留,便可以做到不停机进行清理,设备成本也得到大幅度降低;三是气力输送,主要以采用一种称为压力釜的设备,进行压送,选择的介质为空气,该种输送方式被认为设备残留少,输送快捷,但设备成本及电耗高;四是采用一种叫弯刮板的设备,这种刮板有一定垂直提升能力,但其因为需要一定的连接半径而影响其垂直提升,设备内残留较多,应用范围较小。
小料的添加
在饲料工厂设计时,为了方便小料的添加,减少饲料料仓数量,节省投资费用,往往设计人工添加口,这在工艺设计上是合理的。但可能出现人工添加的失误,给饲料安全生产带来威胁。为了保证人工添加的准确性,在工艺设计上一般采用声控技术和光电结合方法来控制添加物的添加。这一技术可防止添加剂的漏加或重复添加,同时必须加强管理,防止人工计量失误。但是,这样添加方式不能得到很好的监管,现在人们在进行生产管理过程中往往要做到追根溯源,所以现在工艺中一般在小料添加口下加一小秤作为复核用。
由于小料中的原料的粒度细,含水份低,在添加过程易于产生扬尘,若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操作工人的劳动环境非常恶劣,严重影响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扬尘点的实际情况,配备合适的除尘风网,同时也是切实解决车间内部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但是由于原料的特殊性,这种脉冲除尘器必须配备专用的预混料滤袋,避免由于二次扬尘,给车间带来新的污染。
另外,由于小料中,部分原料具有腐蚀性,所以建议与小料接触的设备部分,尽量采用不锈钢制作,同时要求密封性能好,如果在添加过程中需要闸门时最好使用蝶阀等。
孙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