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饲料厂生产部的管理
时间:2017/8/24 17:44:46浏览量:5718

在饲料生产工作中,深刻体会到生产的重要性,也从中总结了一点心得体会, 也希望同事们多给我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先举一个例子吧!案例1:第一个案例是护照:中国的护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敬请所在国政府提供便利与帮助,并不是:无论你走到哪里,你背后有强大的国家;但是美国的护照是这样写的,无论你走到哪里,你背后有强大的美国。案例2是:美国1位母亲状告奔驰公司,一位美国母亲驾驶奔驰车,副驾驶座是她的孩子,由于急刹车导致孩子撞向前面而受伤,这位美国母亲状告奔驰公司没有设计好安全气囊,结果胜诉,获赔几千万美金。案例3:美国法律规定:凡是在美国本土出生的人都是美国公民,有一位中国孕妇到美国生了孩子,按法律规定,孩子成了美国公民,母亲自然也拿到了绿卡,由于没有人带孩子,母亲把孩子送到国内,美国政府委托美国驻中国大使馆每个月都送奶粉,因为美国政府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都是无偿提供奶粉的。通过3个案例,我想说明的是:一个国家强大,所在国公民和其他国家都不一样,同样一个公司也是一样,中国的海尔、华为之所以成为中国的世界名牌,是因为它的综合实力,想想一个公司要做大做强,没有强大的品牌,没有开放包容的文化,没有远大的格局,能做大做强? 言归正传,我想谈谈饲料厂管理工作,我个人感觉就是七个大块,我做一下详解,具体如下:
一、 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企业因为安全事故而破产的也不少,可以说一个企业如没有安全生产,连职工的基本安全都保障不了,就根本谈不上发展,之前公司做法都是出了事情,保险之外的钱都是领导分钱,总监以上60%,经理30%,主管10%,工资高又认同你的文化,可以分钱分1次,2次?不认同文化1次不让分,还告你,既不合法,也不合理,何必呢?要从思维方式上加以改变,生产部改变以前那种出了事故就是领导的事,彻底改变工人那种出了事故,有保险公司。有领导的思想,灌输安全是每一个人的事情,从上到下,大到最高领导,小到组长,都有义务把安全做好,领导与基地厂长,厂长与中层,中层与班组长,班组长与个人都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签字按指纹,出了安全事故谁都有责任。 坚持每天安全例会,加大中层以上的检查监督力度,加大厂长考核关于安全的整改正得分力度,增加安全奖励,不出安全事故奖励多少,出了没有奖励还有相应的成长赞助金;另外一线员工一定要购买保险,还得雇主责任险,我之前打过1个官司,一级伤残,法院一次性赔付76万,但是保险公司赔36万,按照我们的理解是我们再赔付40万,但是法院判决76万,因为我们买的是团体意外险,法院认为你是给职工购买的一种福利,如果买雇主责任险就是维护雇主权益,就可以赔付40万,后来我巧妙利用当事人老婆和其他亲属的矛盾选择每月支付,支持看病一直到死亡,因为我知道如果有一天这个公司倒闭了,需要支付的就是民政部门了,所以谈判技巧的前提是你必须熟悉各类法律和实际操作性。
二、 质量
讲质量之前先讲一个案例:三鹿奶粉,大家都知道,三鹿奶粉纳税额在石家庄市数一数二的,但很少有人知道,新西兰一家公司拥有三鹿有百分之十几的股权,在三鹿奶粉出事故曝光之前,就已经发生人命,新西兰公司多次向三鹿集团提出抗议无效,最后新西兰公司通过新西兰总理向温家宝总理提出,最后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我想说的是,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好的产品质量,没有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那企业只有关门,“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谋发展”据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质量不仅仅是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我的观点是:员工—质量—品牌—利润—发展—员工的不断循环的过程,为什么把人放到第一位呢?员工只有牢固树立以厂为家的思想,也就是说人在心在,才可能生产出来好的产品,人在这心都不知道跑到哪儿去了,怎么可能生产出来好的产品,还容易出事故,所以说企业都在加强培训,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加大企业文化的建设,正好印证那句管理哲学----企业三年五年靠运气,十年二十年靠管理, 百年靠文化,言归正传,质量好了,才可能有自己的市场,有自己的品牌,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有自己的品牌呢?我们可以OEM呀,举个例子,我们农村有自己做鞋子的一双卖30都多了,但是耐克1双买到上百上千,质量却差不多,为什么?因为人家有品牌,有高附加值,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OEM能有多少利润呢?外贸企业都知道,中国的代加工利润很少的,是美分计算的,利润就不用讲了,如果按20%的投资回报率来算,发展的不仅仅是公司,员工也就发展了,如果一个公司第一个10年没有实现有车、有房、有存款、有尊严,那这个公司很难发展,只有这样才会对公司更有信心,所以就会有2次创业这一说。对生产部门来说,生产部门视每一件成品为自己的孩子,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生产出来废品或次品都是生产人员的耻辱,所以公司对质量要求的比以往都严格,生产部门也坚决落实这一要求,精益求精,严格管理、措施得力,保证不发生任何质量安全事故就足以说明我们的过程做的多,还需要亮点、规范化、数字化吗?任何一个结果都是他之前过程产生的,没有过程能有结果?
三、 费用控制
我们生产有句常话: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生意人,讲究的是投资回报,做什么事情都要算成本,我喜欢把生意人分为三类:最底层是生意人,中间是商人,最高的是企业家,生意人是只要有利润什么都做,商人是可以有所为,有所不为,企业家是侧重的是他的社会价值,他的企业文化可以影响企业或社会,我们生产管理人员都是生意人,经济危机初期,微软中国区CEO去参加培训坐飞机都需要跟总部申请的,外资企业领1根笔芯,打一张打印纸都登记,不是说明人家没有钱,各企业采取“0.6”管理目标—即每个部门每天省0.6元钱,也不是缺钱花,对于费用,我的观点:就像两口子过日子,妻子的要花钱,丈夫怎么办?不能回家打妻子,不让花钱,我觉得顺序应该这样:先想怎么赚钱养活家人,再找妻子谈谈,砍掉一些不该花的项目,作为公司来说,赚钱应该是销售的事,生产本身不直接创造价值,不可能变卖固定资产,但生产应该控制费用,本着这个初衷领导与生产厂长签订的目标协议说把费用控制都加以明确,平时考核全部采取数字,改变以往那种好于不好没有依据的局面,对于水、电、气、煤或者生物质或者天然气、柴油、封包线、封箱胶带、直投率、烂袋率、回机率、设备完好率都进行界定,都制定了考核标准数字,根据数字进行分工,做到“千斤重担万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预期达到到年初制定的“管理规范化、工作流程化、考核数字化”的目标。
四、 原材料损益
财务关于生产成本核算就是俗话说的“料、工、费”,而生产部的成本核算只涉及“工、费”没有涉及到“料”,但是我们单独把“料”独立出来进行分解,进行统算,比方说行业标准浓缩、预混是2‰,全价8‰,再比如原来燃料、低值易耗品都是走当期没有分摊,这就使得做的成本没有现实意义,脱离实际,电费、天然气的计价周期没有随着会计周期走,传统的会计做账与成本核算没有区别对待,所有一切都已经不是问题,准确的数据对以后将产生深远意义,只有有具体数字了,才能找原因,才能精细化管理,否则都是纸上谈兵。
五、 团队建设
如果说以上四个指标是硬指标,那么第五个就是个软指标,但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因为二十一世纪主要是人才的竞争,怎么能引进、留住人才,为人才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规划好他的职业生涯,关系到企业发展的进度。企业管理部队化是当今的一个潮流,部队取胜靠的是什么?是团队,团队的灵魂是:员工对于公司的忠诚度,它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团结互助、协同作战、顾全大局,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怎么使一加一大于二是摆在领导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公司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大力度,因为考核都是数字化,上升渠道畅通,使得员工付出与收入成正比,采用宽带式工资结构,打破大锅饭,多劳多得,从而使得集团生产部队伍相对稳定,管理水平稳中有升工作会有更加出色的佳绩!
六、 技术、服务
现在市场和之前很不一样了,之前是经销商的天下,每次回老家,1个村猪场都10多个,现在回去都基本没有了,但是负面影响出来了,打井45米出来的水也不甜了,重金属污染,所以国家推蓝天白云,抓环保,还有那多人发对,有什么可以反对的,没有去农村看看,1亩猪污染2亩地的粗放型养殖还要多长时间,后来南方退出来公司+农户,到现在上市公司建设大规模养殖场,环保达标,费用低,外国猪肉5块到中国还赚钱,中国毛猪6.5还赔钱的时代还要坚持多久,难道政府继续允许这个小而全的行业继续绑架政府的政策吗?
小的农户没有了,都集中了,还不垄断,那么经销商还有存在的价值吗?虽然现在一些中小公司实行的不断开会,把经销商变成自己的业务员,也不用缴纳社保,只是单纯的合作伙伴,但是用不了3年这样的公司都得完蛋,要不被人家收购(有土地和好设备且没有纠纷的),要不死掉。现在都是规模化了,拼的技术配方和服务,再好的料肉比也必须嫁接在守法、安全、高价值的延伸服务(狭义的服务:保安、办法、开票、装卸、厨师,广义的服务还包括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满足客户一切合理、合法的要求)上。
七:团队的学习和创新
当初马云谈电子商务,我们都觉得骗人,面对面还骗你,还网上购物,现在还有人这么想吗,可是现在外国人给中国定位的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共享单车、移动平台支付,你都不敢想象,你大学学的东西早已被社会淘汰,现在这个社会变化之快,你没有办法想象,上次和一个快速消费品的便利公司(准备上市,产品卖给超市),他说他们行业说不定明天早上一睡醒和昨天比都变化了,不是危言耸听,是事实。如果还是抱着老思想,老一套,你很难领导别人,估计连自己孩子都管教不了,你不了解他或者她的内心,你什么也不懂,就只能看着手下不断辞职,你不知道为什么。你不懂任何人都是不同环境的产物,你不懂员工离职的原因是环境不对,员工发现目前环境无法 实现他的理想,施展他的抱负,所以就辞职了,这也是员工离职原因。你就发现:环境→思维→行为→结果这是对的。就就会明白:员工为什么跟着你,说白了就是:他用他的能力来你这换钱,到别人那换不到更多,到你这换更多,用道德衡量人,肚子没有解决之前讲精神,没意义。
你敢不敢否定自己,承认自己的东西过时了,迈出去第一步去学习,去倾听,去站在别人 立场上想问题,去对方的经验(无字真经)才是最重要的。行走江湖的每一步都是筹码的延伸,你人生有很多的东西不如愿,主要一个原因,既然道理都知道了,怎么改变就靠你自己了,不要光讲空洞的理论,习总书记说的好:“空谈误国、实业兴邦”。

                                             张禹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