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了冬季不少养鸡场都发现鸡群采食量是达不到标准,很多人认为是腺胃炎在捣鬼,各种投药,却是采食量有所提升,但还不是达标,也许是原因没找对。
鸡群采食量低这一信号,提示鸡群可能出现问题了:
1、雏鸡感染鸡白痢或大肠杆菌等病菌,鸡群采食量会不达标。
2、霉菌是较普遍又不易解决的问题,霉菌毒素导致肝脏、肾脏、胰腺变性坏死,肌胃角质膜糜烂,腺胃、肠黏膜损伤,肠道菌群失调,消化不良、拉稀;造成鸡免疫抑制,使其他病原体继发感染,导致鸡群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
3、鸡群感染疾病,如肠毒综合征,临床以腹泻、粪便中有未消化的饲料、采食量明显下降、生长缓慢、体重减轻、脱水和饲料报酬下降为特征;病毒感染引起的采食量下降、消化不良,即使治愈,采食量恢复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腺胃炎的流行非常普遍,且危害大,不论何种原因,腺胃发炎会引起鸡消化功能降低,鸡采食量过低或长时间采食量维持在同一水平而不增料。
但当前复杂的养殖环境,养鸡场不得不面对霉菌感染的鸡场和疾病日益复杂的条件下鸡群采食量不达标。
其实想拯救鸡群的采食量,除了要改善养殖环境,还要把防治霉菌放在首位。
那么霉菌及毒素对鸡群都有哪些危害?
1、曲霉菌主要侵害家禽呼吸器官,以幼禽多发,常见急性群发,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成年禽多为散发。病变特征为肺及气囊炎症和小结节为主,故又称曲霉菌性肺炎。主要传播媒介是被污染的垫料和饲料。因此,饲养管理不善是本病暴发的主要诱因。
2、对畜禽消化道黏膜的强腐蚀性,会导致肠粘膜脱落、坏死,从而影响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肠道除了是消化器官外又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肠道同时也吸收霉菌毒素,当霉菌毒素严重破坏了肠道上皮细胞的完整性。肠道免疫系统的被破坏会导致家禽对传染病的易感性更高了。
3、对肝脏的破坏,造成肝细胞坏死,充血后期形成“橡皮肝”。肝脏有储备糖原的功能,糖原减少,发生低血糖症,往往饮葡萄糖无效;还会干扰肝脏卵黄前体的合成和运输,进而造成产蛋率下降和产小蛋增多。
4、对肾脏的损伤,可致肾肿、痛风、软骨组织发育不良,畜禽腿病发病率升高。
5、对血管壁的损伤,使畜禽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和脏器组织渗透压升高,诱发腹水症。
6、对免疫器官的损伤,尤其会造成鸡胸腺、法氏囊的萎缩,引起免疫抑制而使各种病毒病多发。免疫失败常被认为是疫苗质量,接种过程失误,强毒攻击或其他复杂因素影响,而霉菌毒素造成免疫失败,却常被忽视。
坚持以预防为主是解除霉菌和霉菌毒素危害的根本。
胡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