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备货结束后,蛋价将何去何从?
时间:2018/6/11 14:59:12浏览量:5980

端午备货结束后,蛋价将何去何从?

今天全国蛋价呈现稳中偏强的走势,部分产区小幅反弹,销区北京稳定,上海和广东市场小幅上涨。预计明后天,全国蛋价将维持稳中偏强走势。

当前蛋价这种稳中偏强的走势,是端午前终端消费有所加强的正常表现,但却未能形成全国普涨的趋势,上涨幅度也非常有限,这也说明今年终端消费的低迷程度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预计。2018年已经过半,根据现有的数据,再结合上半年市场表现,我们可以确定今年的存栏量比15年和16年同期低,存栏结构也比较合理,如果以往年的消费水平,再加上端午备货的刺激,蛋价应该比现在高得多。以今年端午前的市场表现看,大家不必过于期待了,很难形成全国大幅普涨的趋势,相反给人一种强弩之末的感觉,所以端午前养殖户须即产即销,囤货意义不大,徒增风险。而端午备货后蛋价将何去何从?

一,端午备货后,蛋价的利涨因素:

1,天气炎热,产蛋率下降,老鸡淘汰加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2,高考因素。近期养殖圈内广泛讨论高考对蛋价的影响,确实有一定道理。据教育部统计,2018年高考人数创8年来新高,达970万。试想下,近千万考生中只要有20%的家庭考后大宴宾客,按照每个家庭来宾100人计算,高考之后中国将有2亿人次要赴宴,这必然会刺激终端消费,尤其拉动家禽的消费量,促使部分地区淘鸡价格反弹,从而加速老鸡淘汰。

但笔者认为,高考对6月蛋价几乎没有影响,这些年中央提倡节俭之风,高考后公务员家庭估计不敢大张旗鼓的“顶风作案”。再者,考生拿到通知书都是七八月份了,要请客也不会在6月,高考是中秋备货期间蛋价上涨的因素之一,很难反应在6月蛋价上。

二,端午备货后,蛋价的不利因素有以下几点:

1,6月是鸡蛋消费的传统淡季,端午后缺乏节日刺激,随着气温升高,终端市场对鸡蛋的需求量会进一步萎缩。

2,进入6月,全国范围内小蛋比例普遍提高,这意味着开产小鸡越来越多,而小鸡产蛋率的增长速度远快于老鸡高温掉蛋的速度。所以6月的鸡蛋供应量大概率会缓慢增长。

3,6月种蛋冲击商品蛋市场。

4,今夏冷库囤蛋不积极,入库量有限。

鸡蛋供应量小幅增长,而消费进一步萎缩,因此笔者认为,端午备货后6月蛋价将逐步走弱,主产区均价有可能接近3元,东北三省、山西等养殖量大、人口少、内销不足的地区有短暂破3的风险,但全国均价难以破3。每年的6-7月,除非鸡蛋供应量明显减少,否则都是养殖户的一个煎熬期,煎熬个把月,随后就中秋备货的消费高峰了。蛋价涨落最终由市场供需决定,高蛋价需要低存栏的支撑,也需要高消费的拉动,今年在产蛋鸡存栏量不高,而整体消费又疲软,这一矛盾的基本面抑制了蛋价的波动幅度,难有大涨大落,只会随着消费的季节性变化而缓慢波动。



鸡蛋端午节后说不定有惊喜

今天的鸡蛋现货市场,依然大稳小动,稳中偏强,既没有大涨,也没有超跌,低价区有所回升,高价区回落调整,天气炎热,老井提醒大家顺势出货!昨天的鸡蛋期货,各个合约依然小涨,显示投资者对未来行情走势谨慎看好。未来行情怎么走,老井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个因素。

一、各地环保治理正在逐步升级,以政治手段推进环保,是导致当前存栏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各地环保的高压之下,一些小散乱污企业被强制性关停。甚至一些环评未达标的规模养殖企业,在周边群众的投诉下,受到政府强力督查,补栏意愿受到制约。

二、出于对端午节行情的期待和蛋价一直没有根本性好转的原因,一部分老鸡将在端午节前淘汰,这是导致未来市场现货逐步短缺的重要因素。

三、入夏以后,高温导致在产蛋鸡采食量下降,产蛋率降低。

四、天气炎热的情况下,老百姓饮食结构变化,肉类消费减少,鸡蛋作为清淡的蛋白摄入源,受到青睐。

综上所述,多数行内人对端午后行情的不乐观,老井认为是杞人忧天,老井依然坚持自己的判断,在六月,说不定有意外惊喜哦。还是那句话,其实行情预测也很简单,只需要站在80%人的对立面去看行情,你就是个智者。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