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冬季鼻炎防控一体化方案,这些常识您得了解!
时间:2019/1/24 15:07:06浏览量:5811

鼻炎概述与血清型分类

鸡传染性鼻炎简称鸡鼻炎,病原为副鸡禽杆菌(Apg),临床症状主要为流鼻液、流泪、下窦肿胀,排绿色或白色粪便。该病能够引起育成鸡生长不良和产蛋鸡产蛋明显减少(10%~40%)。副鸡嗜血杆菌可分为A、B和C三个血清型,各型之间没有交叉保护。

2012年以来A型和C型尚未消失,而B型鼻炎在河北、山东、河南和东北等多地较大规模暴发(2015年山东省动物病原微生物工程实验室B型鼻炎分离率高达53%),所以传染性鼻炎的问题越来越引起行业内的广泛关注。




流行病学

该病全年任何季节均可发生,其中,秋冬季以及初春相对容易发生。育成鸡和产蛋鸡最易感。该病潜伏期较短,往往呈急性经过,且传播迅速,短则1~2天,最长4~7天,就会导致整个鸡场发病。另外,受到鸡舍通风不当(过早或过晚)、环境寒冷潮湿、饲养密度大等应激因素的影响;饲料中维生素A含量不足;以及感染寄生虫病等其它疾病,都能够导致鼻炎的发生并促进流行。
临床症状与剖检病变

发病初期,病鸡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采食不振,有稀薄的水样清鼻液流出,不停流泪,单侧脸肿;随着病程的进展,鼻液逐渐变成脓性分泌物,打喷嚏,且在采食过程中鼻道粘附饲料,干燥后形成结痴阻塞呼吸,鸡只出现甩头等现象。

剖检可见鼻窦内存有黏液性渗出物形成的凝块或者干酪性坏死物,严重时还会导致喉头和气管粘膜变红,发生气囊炎和支气管肺炎。产蛋母鸡偶见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中有干酪样的黄色分泌物,卵泡血肿或者明显变软,卵巢萎缩,其他内脏器官病变不明显。



鼻炎发病特点

4.1 发病迅速 鼻炎疾病流行极其迅速,鸡群有患病鸡后,会迅速传染给全群甚至全场爆发。
4.2 反复发作 敏感药物为磺胺药,但治疗后很容易复发,需要2-3个疗程,用药成本比免疫成本高很多,且用药后青年鸡生长速度减慢、蛋鸡产蛋率严重下降。
4.3 混合感染 易与H9、新城疫、支原体和大肠杆菌等混合感染,造成大批死亡。


紧急免疫、治防一体

紧急免疫、治防一体是指在大群有鼻炎感染时,采取的边治疗边免疫手段,应用药物以最快的速度控制该病,同时进行疫苗免疫,药物作用期过后,疫苗产生保护性抗体,能有效阻止鼻炎复发。



治防一体注意事项

7.1 弱毒活疫苗 很多养殖户认为使用疫苗时任何药物都不能用。对于预防病毒性疾病的,可以应用抗菌药物,如青链霉素、喹诺酮类药物。但不宜将抗菌药物加入疫苗内,否则会改变稀释液的pH值、渗透压造成免疫失败。活疫苗免疫前后3-5天,不能用抗病毒药物(如病毒灵)以及抗病毒的中草药。对于预防细菌性疾病的弱毒菌苗,也不可以用抗菌素,因为它们会杀灭活菌而影响免疫效果。另外,在进行接种的前后3天内不进行任何消毒。

7.2 灭活苗 也称死苗,是由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经物理、化学方法灭活后制成的,仍保持免疫原性,接种后使家禽产生特异性抵抗力,如新城疫灭活苗,传支灭活苗,鼻炎灭活苗等。所以,应用抗菌素不存在杀死疫苗毒的问题,可以应用抗菌素。但有些抗菌素,如激素类药物、氯霉素、磺胺类药物、呋喃类药物可直接影响免疫功能,在免疫期间不宜应用,直接影响免疫功能。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对免疫影响较小,可放心使用。另外,在进行接种灭活疫苗前后可进行消毒。
                                            --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