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腊月二十五
时间:2019/1/30 15:05:30浏览量:6071

辞旧迎新,在春节的喜庆日子里,人们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与经济储备,对于平时工作太忙碌没有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所以,老百姓根据实际生活中的需求,研究出了这一比较特别的节日民俗,在我国的传统社会中,老百姓的生活规律与民俗是不可分开的。

老话说:“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腊月过后就是春天的到来,老百姓度过了寒冷又漫长的冬天,马上就要进入到新年,按照中国民间的习俗,春节是一年中开始的象征,大家对于过年都倍感亲切,同时全国各地也形成了很多不同的过年习俗,也有“二十五糊窗户”一说,就是说二十四扫完尘,二十五就该糊窗户了,当然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现在已经不用糊窗户了,但是贴窗花呀,福字和对联,仍然是必不可少的程序,这是人们祈福来年好运的心愿。

春节的脚步正在向我们慢慢的走来,人们也开始购置年货等春节应用的东西,在这一天因为各地民族与民俗的不同,所以庆祝活动和宴请宾客的方式也各有特色,咱们就举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

【糊窗户】
腊月二十三祭了灶,腊月二十四扫完了房子之后的腊月二十五,老北京人就该糊窗户了。家家户户“糊窗户”可不光是为了“对付”诸位神仙,更多的,还是自己看着顺眼。谁不想在被修饰得焕然一新的环境里过新年啊!


【做豆腐】
据考证,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明的,南宋牛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诗中写到:“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 有趣的是,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风俗。说起来,这“腊月二十五,豆腐的“腐”与幸福的“福”谐音,因此豆腐代表着祈“福”


【接玉皇】
在我国旧俗中,老百姓认为腊月二十三是送走灶王爷述职的日子,那么玉帝听完灶王爷的汇报,在腊月二十五这天亲自下界,看一看人间老百姓所做的事情,是善是恶,是好是坏,并决定来年的福禄,所以呢老百姓每户人家都挂着玉帝驾到的画卷以祭祀,期望来年有好的福分,称为“接玉皇”。大家在这一天里起居,说话都要非常小心,争取好的表现,以让玉皇看到,能让他开心,来年交好运。


【照田蚕】
在我国的江南一带,把腊月二十五这天称为“照田蚕、烧田蚕、烧田财”,大家将把长长的杆子绑上火把插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要是火把烧的很旺,预示着来年庆丰收,而有些地方,则是把这一活动定在了大年三十才举行。

【赶乱岁】
在我国民间的习俗中,赶乱岁算是比较有意思的一种,大家认为在小年这一天把灶王爷送走后到除夕才迎回,其间在人间没有神灵的监督,百无禁忌,那么大家呢一般赶在这个时候举办婚嫁的较多,戏称为“赶乱岁”,而乱岁则是民众自发研究出来的一种调节社火节奏的习俗。


【千灯节】
千灯节也叫明安珠勒节、祖鲁节、千佛灯节,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蒙语称“明干卓拉”,意即千盏灯节。它是由佛教点灯仪式演变而来的宗教节日。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庙里点燃,认为点得越多越吉利。这一节日习俗,在新疆维拉特蒙古族中最为盛行。当地群众在这天吃烤牛羊肉,举行传统的体育游艺活动。

                                                         --孙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