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油脂、粕类产品市场值得关注的要点
时间:2019/3/14 16:27:35浏览量:4749

1、据俄罗斯联邦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月份俄罗斯出口小麦和混合麦241.7万吨,产值5.199亿美元。出口量比上年同期减少2.5%,不过出口产值增加19%。1月份小麦进口量为1.62万吨,价值379万美元。1月份玉米进口量为7200吨,价值2390万美元。就油籽及制成品来看,1月份俄罗斯出口葵花籽油24.02万吨,产值1.69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81%和64%。大豆进口量为18.77万吨,价值7820万美元,棕榈油进口量为7,54万吨,价值4770万美元。

2、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出口检验周报显示,截至2019年3月7日的一周,美国对中国(大陆地区)装运386,581吨大豆,相当于6艘巴拿马型号货轮装运的大豆数量。前一周美国对中国大陆装运337,598吨大豆。当周美国对华大豆出口检验量占到该周出口检验总量的44.2%,一周前是40.0%,两周前是56.9%。

3、 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出口检验周报显示,上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增长,也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截至2019年3月7日的一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为874,363吨,上周为848,357吨,去年同期为930,222吨。迄今为止,2018/19年度(始于9月1日)美国大豆出口检验总量为26,832,281吨,上年同期39,730,303吨,同比减少32.5%,一周前同比减少33.1%,两周前同比减少33.1%。

4、美国农业部周一发布报告称,私人出口商对中国售出926,000吨大豆,在2018/19年度交货。上周五美国农业部报告私人出口商对中国售出664,000吨大豆,在2018/19年度交货。这意味着过去两个交易日美国对中国售出159万吨大豆。

5、美国大豆种植户和食品加工商日益担心,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战持续越久,美国大豆的中国买家越有可能从其他国家采购替代品。自从去年贸易战导致美国对华出口中断以来,美国农户曾经一直乐观认为一切最终将恢复正常。但是现在他们变得越来越忧心忡忡。海关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的大豆进口量比2017年减少了8%。上周五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2月份中国进口大豆446万吨,环比减少40%,同比减少17%,创下过去四年来的同期最低水平。进口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中美贸易关系不确定,以及国内豆粕需求低迷不振。美国农户现在担心中国会满足于购买美国大豆的替代品,哪怕今后贸易战得到解决,也将继续使用替代品来取代大豆,因为有迹象显示中国的菜籽粕和葵花粕消费增加。

6、南美农业专家迈克?科尔多涅博士(Michael Cordonnier)称,过去一周巴西农业产区天气依然多雨,尤其是中部和东南部。气象预报显示,本周这些地区还会出现更多的降雨。上周的降雨有利于南马托格罗索州和东北部,当地大豆作物仍处于生长期。截至3月初,巴西大豆收割完成约55%,高于去年同期的35%,五年平均进度为37%。

7、3月12日上午7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应约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通话,双方就文本关键问题进行具体磋商,并确定了下一步工作安排。

8、巴西马托格罗索州农业经济硏究所(Imea)称,该州提前启动了2019/20年度大豆预售工作。豆农目前已预售出下一年度大豆收成的2.45%。而上年同期,新年度的预售工作尚未启动。Imea指出,2019/20年度大豆均价在66.94雷亚尔/袋,高于本年度价格。该研究所称,2018/19年度大豆销售进度也超前,目前该州销售进度达到了61.29%。马托格罗索州大豆收割进入收尾阶段,目前收割率达到94.85%。

9、农业咨询机构AgRural周一报告称,截至3月7日,巴西农户的大豆收割工作已完成57%。该机构表示,收割率的五年同期均值为47%。AgRural表示,上周巴西多州降雨导致农田收割进度放缓,降雨也导致交割至仓库的作物水分增加。

10、欧盟委员会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10日,欧盟从7月1日开始的2018/19年度大豆进口总计为990万吨,较上年同期的900万吨增加11%。数据显示,欧盟2018/19年度豆粕进口达到1,210万吨,较上年同期的1,330万吨减少9%。欧盟2018/19年度棕榈油进口为430万吨,较上年同期的440万吨减少2%。

转自:天下粮仓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