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回升,主产区基层种植户售粮进度加快,基层余粮基本转移到贸易商库存,贸易主体心态较为坚挺,南北港口玉米库存达到历史高位,但非洲猪瘟导致饲企采购谨慎,深加工下游需求低迷,需求明显不足,现货价格底部震荡调整。由于玉米价格下跌,种植户以及贸易商发货积极性下降,加工企业到货量有所减少,近日来华北收购价格有所回调,但预计上涨行情可持续的时间相对有限。
主产区余粮出售进度加快
春节后基层种植户售粮心态松动,经过长时间的收购,种植户手中余粮已经很少,潮粮基本销售完毕。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消息,截至3月25日,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玉米9093万吨,同比增加409万吨。目前东北种植户手中存有约1-2成余粮,华北余粮还有约3成,剩余的玉米质量较好,易于长期储存,种植户出售此粮意愿不强,玉米供应高峰正渐离去。
国家储备玉米拍卖或延迟
早在去年4月12日临储玉米拍卖就已经开始,前三周投放量为800万吨,之后投放量追加为每周800万吨。拍卖底价也是有所提高,其中2013年产玉米销售底价分别为1250元/吨,1300元/吨,1350元/吨;2014年产玉米销售底价分别为1350元/吨,1400元/吨,1450元/吨;2015年产玉米销售底价分别为1400元/吨,1450元/吨,1500元/吨。2014年产玉米底价同比提高了40元/吨。经过去年的拍卖之后,临储玉米剩余库存约7800万吨,眼下已经进入4月,关于临储玉米拍卖的传闻不断。有消息称今年玉米临储拍卖或推迟至6月启动,周投放量下降到300万吨,拍卖周期也将去年缩短,拍卖底价或将提高。
政策调控力度加大
2月26日黑龙江率先启动2019年省级储备玉米收购的工作,收购玉米30万吨。3月东北地区一次性收储304万吨玉米工作也开始启动,其中,黑龙江168万吨、吉林80万吨、辽宁56万吨,收购期限截止到5月底。政策面导向积极性,给市场挺价心态带来一定支撑。不过3月下旬,中储粮又展开吉林、内蒙古玉米拍卖活动,其中吉林成交35555吨,成交58%,成交均价为1681元/吨;内蒙古玉米60634吨全部流拍。由于此批玉米拍卖的整体投放量非常有限,对玉米市场的影响也相当有限。4月初市场传闻东北玉米将二次收储,辽宁中储粮收储58万吨定向粮,收购黑龙江、吉林粮。
综合来看,中国已经开始批量采购美国玉米,后期将陆续到港。目前国内玉米市场供应量仍大,但受非洲猪瘟影响,饲料需求转弱,深加工需求旺季未到,市场整体需求明显不足。因此我们认为,短期内玉米行情走向将继续承压,4月上半月依旧有再度回调的可能。
转自:饲料行业信息网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