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在23℃时体热的生成量最低,耗用在生成体热的能量处于最经济的状态。蛋鸡可接受的环境温度范围一般在19~27℃,当环境温度超过等热区上限临界温度时,产热大于散热,动物较难维持热平衡,就会出现热应激,导致蛋壳质量和产蛋下降,当环境温度达到37.8℃时,鸡就有发生昏厥的危险,超过40℃时,会发生陆续死亡。
家禽的散热分为可感散热和蒸发散热。可感散热是指通过辐射、传导、对流的方式散发的热量,主要受动物体表温度(surfacetemperature,ST)与环境温度(AT)之间差值的影响,动物可以通过改变体表血流量,调节 ST,影响可感散热量,因此一般用 ST 反映可感散热的变化。研究发现肉鸡无羽区的 ST 与 AT 之间的相关系数达0.8( Nääs 等,2010)。
蒸发散热可以分为皮肤蒸发和呼吸蒸发 2 类,家禽虽然没有汗腺,但 Richard(1976)发现在低温环境下皮肤蒸发量占到全身蒸发量的78 %,而在高温环境下动物主要通过加大呼吸频率(热喘息)提高蒸发散热量,此时呼吸蒸发占到全身蒸发散热量的 75 %。Wolf 等(1996)在黄头小山雀的研究中也得到相同结果。因此呼吸频率的变化可以间接反映家禽蒸发散热量的变化,或使用呼吸舱直接测定家禽蒸发散热量的变化。
减少鸡群热应激的办法很多,水帘呈蜂窝结构,利用空气的不饱和性和水的蒸发吸热来降温,实践证明水帘降温可有效的降低热应激造成的危害,并且是一种最廉价最简便易行的方法之一。
但如果水帘使用不当,也会造成冷应激的发生,导致鸡的生长速度降低,产蛋率下降,腹泻、感冒甚至鼻炎的发生等,成活率也相应降低,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下面介绍几种比较实用的水帘系统降温技术,仅供参考或酌情采用,真诚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帮助。
一、水帘系统科学运用的四大依据
1、水冷降温模式:当外环境相对湿度 ≥80%、温度≥35℃高温高湿的桑拿天气时,采用水冷降温(即使用较低温度的凉水),因为当温度达到32℃时,风冷效应会降低50%以上,35℃时风冷效应几乎为零,37.8℃温度下风冷效应就绝对不存在了。这也是生产中在极端环境条件下,水帘停止上水,鸡舍温度居高不下,造成死鸡的原因。
所以务请记住:37.8℃就是鸡的生命线!
2、风冷降温模式:相对湿度≥80%,温度≤32℃时,可开启舍内所有的风机加大通风量,利用风冷降温,不用上水浸湿水帘。
3、开-关控制模式:相对湿度> 60%<80%时,水泵进入“开-关间歇”控制模式。当水帘上有常流水(水帘全部浸湿)时,不再开启水泵上水,否则蒸发效果会变差。
也可以根据时间进入循环开启水泵模式,比如开启水泵30-60秒,停4分钟左右。
4、四级调控模式:相对湿度≤60%时开启水帘,湿帘会在很短时间内被湿,也很快达到最佳降温效率,鸡活动区域内 20-25min 内温降幅度高达 8.6-12.8℃,一般来讲当温度骤降幅度大于 5℃时,可能引发鸡群拥挤、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感冒症状,严重时引发鼻炎、哮喘和腹泻等疾病。此时必须进入间歇给水“四级调控” 模式,以把舍内温度波动控制在 3.5℃以内。
(水帘长湿会造成鸡舍缺氧发闷)
二、水帘系统科学运用的四级调控模式
四级调控模式就是将湿帘降温系统分为 4级 ,淋湿区域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1/4、2/4、3/4和全湿。
水帘使用四级调控循序渐进模式,能够避免降温过大给鸡造成的冷应激,减少鸡的产蛋下降、腹泻或感冒等异常情况的发生。
水帘的降温效果并非用水越多越好。
三、水帘系统科学运用的五项匹配
1、鸡舍的隔热性能和密封性能与水帘使用相匹配
鸡舍良好的隔热和密封性能是水帘系统有效降温的前提,是优良品种生产性能发挥的基础,是密闭式鸡舍夏季安全生产的保障,否则舍内就会出现温差过大和空气质量不匀等,影响鸡的生产性能。
一级鸡舍温差在3℃之内 整舍墙体、屋顶温度均匀。 平均负压值高于0.15英寸水柱(37.5p),密封性能良好。
2、水帘面积与风机数量和水帘质量相匹配
风机数量一定时,水帘面积过大或过小都会改变舍内的负压,影响风机的功效,鸡舍内负压越高,含氧量越低,风机的排风量越低;反之舍内负压低降温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良好的水帘应具备以下特点:
一定角度的波纹:为空气和水的热交换提供足够大的表面积,并能净化部分进入的空气,这是自制水帘无可比拟的。
吸湿性:水帘表面经过特殊的工艺处理,既有良好的吸湿性,同时又可防止水珠在表面产生。
快干性:当水停止在湿帘表面流动时,表面的防护涂层会很快变干,这样可防止寄生在表面的有机微生物存活,从而抑制藻类等有机生物的滋生。
表面无微孔:以防止藻类及矿物质的存留,并且在干燥时从表面脱掉。
水帘纸质坚硬、富有弹性,耐水浸泡抗霉变,具有耐腐蚀性等。
湿帘的厚度越厚,换热面积越大,热空气穿过湿帘所经过的路程就越长,被湿帘蒸发掉的热量就越多。
另外还应注意随着水帘使用时间的延长会有一定的污垢,通风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水帘面积㎡ = 总排风量m³/h ÷ 过帘风速m/s÷ 3600s。
3、过帘风速和进风口风速相匹配
过帘风速:15cm厚水帘最小1.78 m/s,理想风速2.03 m/s,最大风速2.29 m/s,降温效果最佳。
水帘进风口风速:应达到3.6米/秒或更高,才会有助于减少鸡的冷应激发生,有助于降低舍内的前后温差。
4、水帘进风口的开启大小与开启风机数量相匹配
水泵不开启采用纵向通风时,随着开启风机数量的多少,水帘进风口的开启大小必须相应改变,最好做到自动调节,否则进入舍内的风速或高或低,气流落点和气流方向发生改变,影响鸡群健康,侧墙水帘的匹配调控尤为重要。
5、山墙水帘和侧墙水帘面积相匹配
最大限度的利用山墙面积,尽量不要在山墙留门或操作间等,为方便转群等,可把门做成导风板兼用式。
当山墙端水帘不能满足要求或鸡舍过长时,可配合使用侧墙水帘,注意气流运动路径转向90度时,进风口的实际进风量会减少30%左右。
四、水帘系统科学运用的五项结合
1、水帘用水温度与相对湿度相结合
相对湿度低于80%时,采用蒸发降温,水帘用水温度酌情取20-25℃,如水的温度低,蒸发低于正常,鸡舍内的相对湿度增加,死鸡会增多。
相对湿度高于80%时,舍外温度高于35℃时,应采用水冷降温,湿帘用水温度相对越低越好,同时提高风速至3米。
2、导风板与挡风幕帘相结合
鸡舍山墙和两侧水帘进风口必须安装导风板,避免冷风直吹对鸡群造成冷应激。
当舍内风速低于2米或想减少通风用电能耗时,可考虑在舍内屋顶金字架上加装挡风幕帘,根据鸡舍宽度、高度和开间,间距9-12米左右。
屋顶设置挡风幕帘可将鸡舍上方的无效通风导流至鸡群活动区域,有效增加鸡群附近的风速,风冷降温效果增加,通风死角也明显减少。
3、水帘防护与风机防护相结合
水帘的防护
藻类通常滋生在长期潮湿的水帘表面,阳光直射下会加重发生,藻类物质会造成水帘的堵塞,因此停水时要风干水帘,加装遮阳网等,防止霉变和青苔生长。
定期冲洗过滤器和水帘,水帘堵塞后,其有效进风面积会大大降低,进而影响降温效果。
定期使用合法安全的杀虫剂杀灭蜘蛛,避免蜘蛛网影响水帘的进风量。
加装防护网:避免或减少其它杂质吸入水帘,避免鼠害。
水帘遮雨:避免雨水打湿水帘,给鸡带来冷应激,造成发病。
风机的维护
风机因长时间吸附过多的粉尘或羽毛、皮屑等,导致百叶窗不能完全开启,还有风机长期运转造成三角带磨损或松弛,影响降温效果,试验证明下垂30度的百叶窗,排风量会降低15%左右。
4、山墙和侧墙水帘开停时间相结合
实际应用中山墙水帘应先开后关,两侧水帘则后开先关,以避免舍内温差变化过大。
另外还要注意山墙和侧墙水帘的间隔距离,否则会影响舍内气流分布,造成风速和温度不匀等。
5、水帘用水水质和防护相结合
水帘用循环水的PH值太高或太低,会形成结垢或损害水帘,为此循环用水的PH值保持在7左右,最好保持弱酸性。
循环用水细菌不能超标,否则会对鸡群带来损害,不要使用未经处理的地表水,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可定时谨慎添加一些消毒剂。
定期更换水帘用水,水帘使用一段时间后,水质开始混浊,微生物数量也急剧增加,每周最少彻底更换一次以上。
定期补水,一般情况下每立方米换气量可蒸发大约5~15 ml的水,随之循环水温也逐步增高,及时补水将水温控制在25℃以下。
另外还要做到注意使用过滤器;做到循环用水的密封,避免水质受到污染。
本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向原作者致敬,文中观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分享给大家,仅供参考,请勿盲从,谢谢!
--張禹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