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批雏鸡活活捂死,在产蛋鸡面临“断粮”,鸡农的苦日子还能撑多久?
时间:2020/2/2 14:27:19浏览量:3968

运输受阻,蛋鸡面临“断粮”,成批鸡苗被活活捂死、深埋

 

       新型冠状病毒影响下,武汉决定关闭离城通道,周边地区部分道路封闭。湖北部分养殖场负责人称,“饲料进不来,成品卖不出”,活禽饲养业面临考验。1月30日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已有部分地区开启“绿色通道”解决此事,另有业内人士呼吁,湖北是禽蛋大省,应打通饲料和饲料原料供应通道。

 

▲ 武汉莱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把刚孵出的鸡苗装袋处理,每天两万只。

 

▲  装袋、消毒后运到偏僻地方挖深坑填埋。

 

       10万只鸡苗被填埋

 

      在武汉莱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厂房内,成袋装的雏鸡苗已将近10万只,“都捂死了,没办法。”总经理段俊说,现有库存饲料,扛不到后天,眼下只有抛弃这些活鸡苗,厂子才有活路。

       按照批发价,此前一只罗曼粉鸡(鸡苗品种)价格在5.5元至7元,段俊的饲养场每天孵化鸡苗大概两万只,因为运不出,从1月27日到现在段俊和工人将孵出的鸡苗装袋、消毒处理后,运到偏僻的地方挖深坑填埋。每天损失约10万元。

       鸡苗的孵化周期通常是22天,现在破壳的鸡苗都是22天前安排好的,段俊说,进入孵化阶段后就停不下来了。这些天来,不仅段俊这么做,他的同行们也只能把大批量鸡鸭幼苗填埋,另外大批该出栏却无法运输到屠宰场的鸡被填埋。

      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荆州分公司,每日孵化12.5万只母雏鸡,运输阻断后,只能冷冻就近送到其他牲畜企业作为饲料或者填埋处理,该企业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从1月25日开始,公司每日损失达50多万元。

       黄冈浠水县的龙骏禽业有限公司,日产鸡蛋将近两万斤,每天有20万只蛋鸡需要饲养,让董事长马国强头疼的是,这20万只鸡,再有三四天就“断粮”了,鸡蛋运不出可以短暂囤着,“但鸡吃东西不能等,现在最大问题就是饲料进不来。”

      而段俊也不敢擅自停产,因为数千家湖北省内外的客户都是预付过订金的,等交通恢复还要继续供货,“你说这蛋是孵还是不孵?”


       1月28日,湖北省家禽业协会向其他企业发函求助支援饲料原料。

 

       禽蛋大省的求援

 

      湖北省家禽业协会工作人员伍志敏告诉新京报记者,湖北禽蛋大半都外销,供应南方多个省市,库存几天没有问题,但鸡蛋毕竟是生鲜,这样下去大部分企业都“扛不住”。

       为解决饲料问题,1月28日,湖北省家禽业协会分别向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和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发出紧急求援函,称湖北是我国禽蛋大省,产量居全国第六,目前饲料及原材料(玉米、豆粕)运输基本瘫痪,大部分规模养殖场面临“断粮”,希望两家公司对口支援湖北省18000吨玉米和12000吨豆粕,支援渡过难关。

      伍志敏告诉新京报记者,求助函发出后,很多企业表示有饲料跟原材料存货进行支援,但苦于无法运输。目前湖北水运和铁路中断,货车也下不了高速,另外也没有司机愿意在这个时候跑湖北。

      1月30日,中国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室主任吴春耕表示,交通运输部已部署各地开通11042条高速公路应急防御物资的绿色通道,按照不停车、不检查、不收费,优先通行的“三不一优先”原则保障疫情防控物资和人员应急物资优先。

       伍志敏说,玉米和豆粕并不属于应急物资和生鲜农副产品,但却是省内各饲料厂的原材料,他呼吁有关部门研究打破省际饲料运输限制,缓解养殖企业“断粮”现状。

       新京报记者从黄冈市黄梅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经过与主管单位的协调,从1月27日起,由饲料进出和农牧产品运输的经营者提交申请,基层单位审批后县农村农业局再进行核实后加盖公章,经营者可凭申请到交管部门领取一份“通行证”。

       今日上午,伍志敏收到一个好消息,已有16车皮的玉米即将从陕西启运发往湖北。但他又不敢太过乐观,货物到湖北后能否在货站顺利卸货还未知,因为货站都停业了,此前有荆州的货到现在还没卸下来,也有航运货物在长江等着,因为码头关停没法上岸。

 

 


       1月26日,黄冈市黄梅县向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申请对屠宰场,养殖场(户)运输车辆实行绿色通道。

 

       谨防填埋的次生危害

 

       除了湖北,部分其他地区禽类养殖户也面临类似问题。以“三黄鸡”闻名的江西赣州宁都县,禽类养殖是不少农村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养殖户刘茹(化名)告诉新京报记者,村里的养殖生态已陷入恶性循环,鸡缺饲料,种蛋卖不掉,鸡苗运不出,大家都盼着饲料厂开工生产。

       按照一般饲养农户的习惯,即便是过年,饲料最多囤到正月初八,刘茹说,因为疫情,现在很多饲料厂不开工,很快就要面临无料可用,不得不填埋鸡苗的境地。

       每日数以万计的鸡苗在填埋前,段俊说全部鸡苗为装袋、消毒处理,并尽量深挖坑,这是目前能够做到的最有效的办法。段俊说,虽然数量多,但一只鸡苗不到30克,总重量并不大。刚破壳的鸡苗本身携带病菌较少,发生病毒传播的可能性也较小。

       如果饲料运不进,成品运不出的情况再持续下去,更多要出栏的肉鸡也面临填埋处理,段俊担心,重两公斤的肉鸡病菌传播的可能性会更大。

       伍志敏说,现在填埋肉鸡的企业并不多,而且加石灰深挖填埋,一般不会有大问题。但过多肉鸡挤压,大量的鸡粪可能会造成污染,因此建议相关部门能商讨允许部分饲料生产和屠宰企业提前开工,可将活物屠宰后就地入库保存,减少损失的同时也避免发生次生危害。

       段俊和伍志敏都向记者表示,周边已经有些小型企业和养殖户难以为继,产品运不出,资金链断裂,很快会面临倒闭的局面。

 

分析师:对禽类养殖企业影响大,损失程度要看疫情持续时间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面前,采取强有力措施予以控制是主旋律,与此同时,禽类养殖行业因运输渠道受限、饲料供应不上、活禽交易市场关闭等,受到疫情波及。

  防控病毒与保证禽类生产运输更像是一道选择题,两者需要做好平衡。山东一家禽类养殖企业工作人员称,“理解政府疫情防控政策,如果放得太开,会导致疫情更加扩散;如果管太严,也会影响肉、蛋等价格,影响民生。”

  针对鲜活农产品(5.210, -0.21, -3.87%)运输难题,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等多级政府、部门发布文件,保障“菜篮子”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正常流通秩序;饲料生产和屠宰企业在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要加快生产恢复、满足畜禽养殖饲料需求,增加畜禽产品有效供给。

 

  对禽类养殖企业影响大

 

  “现在防控疫情是主要矛盾,企业理解政府政策,却也对禽类养殖企业造成较大影响,客户不敢接鸡苗,运输也难,价格下跌。鸡蛋零售也受影响。”1月31日,山东一家种禽企业相关负责人王华(化名)接受证券时报·e公司采访表示。

  春节前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扩散波及到了养殖企业。首先是交易市场的关闭,为防止疫情扩散,目前,全国范围内已有4省宣布禁止销售活禽。

  1月21日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发布红头文件,全面禁止市场销售活禽,这比疫情最先出现的湖北还要早。22日,湖北出台措施,加强农贸市场监督检查,严格督促市场开办企业,凭动物检疫合格证明采购和销售畜禽产品;严格落实地方农贸市场活禽禁售政策。安徽和山东也出台文件,从省级层面禁止活禽交易。

   山东省畜牧局发文,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全面关闭各类市场活禽交易区和宰杀点,暂停在各类市场活禽交易、宰杀的检疫。暂停省际间活禽调运。为了保障市场有效供应、生产有序进行,对于确需跨省调运的,根据企业申请,在严格监控的基础上,实行养殖场到屠宰场、养殖场到养殖场点对点调运。省际间公路检查站发现省外一般性调入活禽的,要予以劝返。

  除此之外,一些其他省份的重要城市也暂停了活禽交易,比如江苏无锡在21日出台类似的政策,从22日零时起暂停活禽交易。

  另外,饲料问题、运输问题也困扰了禽类养殖企业。因为部分饲料企业停产,以及为防止疫情扩散导致的封路措施,导致部分养殖企业饲料供应不及时,禽类运输困难。

  据大河报豫视频发布的一条视频显示,最近,河南漯河一家养殖场老板,因为鸡苗运输不出去,将鸡苗进行了无害化处理——掩埋,损失约100万元。

  王华的朋友圈内,也有类似情况。“一只鸡苗成本好几元,闷死之后活埋,损失较大。鸡苗较为特殊,孵化出来后必须进鸡舍,有场地、有饲料、有水、有炉子才能存活。一般养殖场场地不够用,育出来卖不出去损失更大。只能长痛不如短痛。”

  还好,王华所在企业鸡苗最近已经售出。鸡蛋价格下跌也让企业很受伤,目前30斤一箱的仅卖80元,批发价约2.7元一斤,企业是成本在3.2元-3.3元之间。

  当地政府也对王华所在企业进行了帮扶。王华也很理解政府的政策,防控病毒与保证活禽生产运输更像是一道选择题,需要做好两者平衡。“如果放得太开,会导致疫情更加扩散,如果管太严,也会影响肉、蛋等价格,影响民生。”

  养殖企业采取多种措施自救,尽量降低损失。王华介绍,公司此后不再孵化鸡苗,虽然因为有21天的周期,公司尚有一批正孵化的鸡苗;另外,公司不再人工授精,准备卖商品蛋。

  王华了解到,有蛋鸡养殖企业正在强制换羽。“很多养殖场,饲料进不去,鸡蛋出不来,只能饿鸡换羽,把鸡饿上六七天,强制换羽,过上一个月蛋鸡再产蛋。只不过以前是主动换羽,现在是被动换羽。”

  王华认为,政府正在出台政策帮扶企业,而企业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做好人员隔离、检验检疫、车辆和人员消毒等等,是可以实现防控疫情、企业经营和民生肉蛋供给之间的平衡。

 

  分析师:损失程度要看疫情持续时间

 

  卓创资讯分析师李霞表示,自己还没上班,目前没有鸡苗的交易价格,但她了解到疫情冲击了禽类养殖企业。

  李霞表示,理论上封路以及饲料供给困难,会导致养殖主受损,但一般养殖户都会有十天半月的备货,饲料能保证一段时间。自己从部分南方客户了解到,只要运输司机说明是运输饲料,是可以通行的,无论是高速路还是普通公路。鸡蛋的运出也是如此,即便在村头封路,也可以在村头交易,并不妨碍。

  至于多地关闭活禽交易市场,让李霞想到了2013年到2014年的H7N9蔓延时,当时北上广等地区最先关闭了活禽交易市场。2014年,禽类养殖企业亏损很惨,大概损失了上百亿。也有养殖企业建议政府出台文件,把“禽流感”中的“禽”去掉,改为“流感”,后来随着疫情的消退不了了之。

  另外,活禽交易市场销售渠道对禽类养殖企业很重要。目前,禽类养殖企业的销售渠道主要有两个,即合同销售和社会销售,分别大约占到了销量的40%和60%,合同销售即主要面向屠宰场,而社会销售是向社会投放。李霞表示,二者的比例并不是很固定。但也能看出来,社会销售仍旧是禽类养殖企业的主要方式。

  就这次疫情对行业的冲击程度,李霞认为,本次疫情影响应该会小于上次H7N9造成的影响。当然,损失程度还得看疫情持续多长时间,活禽交易市场封闭了多长时间。

 


(文章推荐:王森锋 刘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