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原料的蛋白质组成特点及消化率
时间:2020/3/27 10:39:36浏览量:4931


01、蛋白质的分类及特点

 

蛋白质按化学组成可分为简单蛋白质(包括清蛋白、球蛋白、组蛋白、精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硬蛋白)和结合蛋白质(包括核蛋白、糖蛋白、脂蛋白、色蛋白、金属蛋白、磷蛋白)。简单蛋白的理化特性如下:

 

A、清蛋白(albumin)又称白蛋白:分子量较小,溶于水、中性盐类、稀酸和稀碱,可被饱和的硫酸铵沉淀。清蛋白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如小麦种子中的麦清蛋白、血液中的血清蛋白和鸡蛋中的卵清蛋白等都属于清蛋白。

 

B、球蛋白:一般不溶于水,可以溶于稀盐类、稀酸和稀碱,可被半饱和的硫酸铵沉淀。大豆中的豆球蛋白、肌肉中的肌球蛋白、血液中的血球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属于这一类。

 

C、组蛋白:可溶于水或稀酸。组蛋白是染色体的结合蛋白,富含精氨酸和赖氨酸,是一类碱性蛋白。

 

D、精蛋白:易溶于水或稀酸,是一类分子量小的蛋白质。精蛋白含有较多碱性氨基酸,缺乏酪氨酸和色氨酸,是碱性蛋白质。精蛋白存在于成熟的精细胞中,与DNA结合在一起,如鱼精蛋白等。

 

E、醇溶蛋白:不溶于水和稀盐溶液,溶于70-80%的乙醇。多存在于禾本科植物的种子中,如玉米醇溶蛋白和小麦醇溶蛋白。

 

F、谷蛋白:不溶于水和稀盐溶液,溶于稀酸和稀碱。如水稻中的稻谷蛋白和小麦中的麦谷蛋白。

 

G、硬蛋白:不溶于水、稀盐类、稀酸和稀碱。硬蛋白主要存在于皮肤、毛发、指甲中,如角蛋白、胶原蛋白、弹性蛋白、丝蛋白等。

 

02、饲料常用原料蛋白质组成特点

 

饲料中提供蛋白的第一类原料是蛋白质原料,包括植物蛋白、动物蛋白、微生物蛋白。植物蛋白如大豆类(豆粕等)、菜粕、棉粕等,动物蛋白如肉粉(鱼粉、鸡肉粉、猪肉粉等)、血浆粉、奶粉、鸡蛋粉等,微生物蛋白如酵母类蛋白。总体来讲:植物蛋白以球蛋白为主,三、四级结构紧密,二级结构中β-折叠和无规卷曲含量高,蛋白溶解性低,可消化性低。动物蛋白以肌原纤维蛋白、肌浆蛋白为主,三、四级结构致密度低,蛋白溶解性高,可消化性高。

 

 

饲料中提供蛋白的第二类原料是能量原料。由于能量原料用量大,不可忽视这些原料提供的蛋白对整个饲料蛋白消化率的影响。饲料常用能量原料如玉米、小麦(面粉)、碎米、大麦、高粱等。能量原料中蛋白质类型主要包括醇溶蛋白、谷蛋白、球蛋白、清蛋白,不同原料中所含蛋白类型的比例不同,决定其中蛋白可消化性不同。

 

 

03、影响蛋白质可消化性的主要因素


● 原料粉碎细度
● 蛋白质被暴露程度
● 蛋白质的溶解性
● 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复杂性或紧密度
● 蛋白分子量大小

 

 


04、不同原料在乳仔猪体内的蛋白消化率

 

原料消化率测定包括体外法和体内法。体外法快速、操作简便,但不能真实反应原料在动物体内的消化情况。体内法耗时耗钱、操作复杂,但可较真实反应原料在动物体内的消化情况。饲料原料数据库中各原料蛋白消化率是30kg体重后猪只的回肠末端消化率。由于乳仔猪肠道发育不完善和应激对肠道健康的影响,断奶仔猪上消化率可比这低多了。小编通过文章查阅,整理了常用原料分别在6kg和10kg仔猪的回肠末端蛋白表观消化率,供大家参考。

 

 


文章推荐: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