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及其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解决措施
霉菌是真菌的一部分,霉菌孢子普遍存在于土壤和一些腐烂植物。土壤中的霉菌孢子经由空气、水及昆虫传播到植物上,一旦孢子接触到破裂的种子,孢子迅速萌发,便可明显看见发霉的现象。
霉菌毒素是霉菌次级代谢产物,各种霉菌毒素的毒力和致病性差异很大,有些霉菌毒素的毒力很强,动物急性中毒时,会立刻死亡;慢性中毒时,会造成癌变或其它组织器官的损伤和障碍,甚至死亡;有些霉菌毒素的毒力很弱,除非大量给予动物,才会使动物发生中毒;有些霉菌毒素的毒力不但非常低,且其本身又具有抑菌或其它医疗等用途。
通常一种霉菌能产生一种或多种次级代谢产物, 而同种霉菌毒素又可由不同的霉菌产生。有研究证实,只要有适宜的环境,霉菌毒素可在农业生产的任何环节产生。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道,世界上每年大约有25%的谷物被各种霉菌毒素污染,现已知的霉菌毒素已超过400种,但并不是每种霉菌毒素都有毒。
霉菌毒素就像幽灵一样时刻萦绕在畜牧业的周围,对整个畜牧行业的发展乃至人类的健康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危害。几种霉菌毒素同时存在于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是很常见的现象,但霉菌毒素间的协同作用对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比任何一种霉菌毒素单独作用的危害都要大。
一、鸡场霉菌及毒素的来源
1、大众原材料
饲料原料主要包括玉米、豆粕、鱼粉等。玉米采收前就发霉或者采收后不能及时晾干导致发霉变质。在很多玉米高产区,大部分农民不能及时晾晒玉米,导致玉米霉变率在3%~5%,部分玉米霉变率超过10%。霉变玉米产生的毒素主要有黄曲霉菌、赤霉烯酮、呕吐霉素等。豆粕和鱼粉在保存过程中也会污染霉菌并产生霉菌毒素。
2、饲养管理松散
饲养过程中人为疏忽导致霉菌感染,鸡舍内高温高湿空气高粉尘的条件下,有利于霉菌的生长繁殖。料线内长期有未清理的腐败料面,饮水器管壁内肮脏的生物膜接水盘内腐败的料渣。
3、雏鸡的感染源
种鸡的采食霉变饲料后,霉菌毒素在卵黄中蓄积,孵化后期及出壳后霉菌毒素随着卵黄的吸收被转移到雏鸡体内。在孵化过程中孵化器内高温高湿,容易滋生霉菌污染种蛋。卵黄被霉菌污染可导致雏鸡肌胃炎的发生。
二、家禽主要污染的霉菌及毒素的种类
黄曲霉毒素、赫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霉素和T-2毒素。
三、霉菌毒素的主要靶器官
黄曲霉毒素主要引起中毒性肝炎,赭曲霉毒素主要引起肝细胞坏死和肾病,玉米赤霉烯酮导致胎儿畸形、繁殖机能下降,呕吐毒素引起免疫功能紊乱和肾病,T-2毒素是毒性高的免疫抑制物质,破坏淋巴系统,危害生殖系统,卵泡发育受阻,输卵管炎;降低采食量、减轻体重、血痢甚至死亡,引起口腔出血、溃疡,久治不愈的呼吸道病。每种霉菌毒素可能有多个靶器官或者多种类型的细胞。多种霉菌毒素共同作用于机体,它们的危害程度不是简单的相加,往往成倍增加。
四、霉菌毒素的危害及表现
1、免疫抑制
免疫器官包括法氏囊、胸腺萎缩,骨髓颜色变浅,正常为红色,严重时颜色变黄。霉菌毒素引起的免疫抑制,使机体在注射新城疫流感等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滴度不能达到正常的高度,严重的导致2个滴度的差距。
2、消化道损伤
形成口腔粘膜白色或红色的溃疡灶,口腔炎症红肿热痛会导致鸡因为疼痛不敢采食大的饲料颗粒,只采食较细的颗粒和料末,临床表现“勾料”症状。嗉囊的炎症以及病情后期的假膜,往往有白色念珠菌同时感染,腺肌胃炎是霉菌毒素引起的,肌胃角质层变性,严重者穿孔后导致肌胃溃疡。肠道粘膜脱落、粘膜出血,料便中带有西红柿样脱落的肠粘膜。
3、肝脏损伤
形成肝脏肿大变硬,颜色变深,严重呈斑驳状,后期脂肪沉积呈黄色,胆囊胆汁颜色变浅。
4、生殖系统损伤
玉米赤霉烯酮导致卵巢囊肿、输卵管水肿,导致产蛋率下降、鸡蛋品质下降。
5、其他临床表现:
在不同地区,不同的养殖场,因为饲料和垫料的霉菌毒素种类和含量不同,鸡的健康指数不同,临床表现也差别也较大。一般有以下几种表现:生长缓慢,采食慢,腿爪颜色发浅,色素沉积不良。后期采食慢,不涨料。肠炎、肌胃炎久治不愈,饲料便。
五、霉菌毒素的危害
霉菌毒素导致鸡群出现腹泻,饲料便,严重影响饲料报酬;直接导致肠炎、肌胃炎反复发病,大肠杆菌易感性增加,不敢停药,增加药费投入;严重的家禽免疫抑制,导致疫苗免疫后,体内的抗体不能达到应有的滴度,后期易感染非典型新城疫等病毒性疾病,增加养殖风险。
六、霉菌毒素的解决措施
1、饲料方面:
选用信誉好的饲料,因为信誉好的企业在原料采购和保存环节都比较严格。饲料运到养殖场后,存放环境要阴凉干燥,避免被水淋湿或浸湿,避免阳光直射或其他高温环境。添加饲料方面,不要一次添加过多,同时料桶不要有剩料,如果有剩料,倒在新料的上面。
2、饲养管理:注意控制鸡舍内环境切断污染途径。加强鸡舍通风量,排出湿气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清扫地面灰尘及墙壁上的蜘蛛网,合理控制饲喂时间防止霉变,定期清理饮水器、料槽、打料机、投料机与绞龙内的残余物。
3、雏鸡方面:选择设施优良、口碑良好厂家的鸡苗。
4、预防措施:
a、肉鸡:
梅源清(或清梅)+乳丁宝
0—10日龄,20000羽每袋;11—21日龄,10000羽每袋。
0—10日龄鸡群内脏器官处于发育阶段,功能并不完善,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11—21日龄应激较多(免疫、转群、换料、换羽、通风等),抗病能力差,该阶段使用梅源清(或清梅)+乳丁宝,能降低肠黏膜损伤、促进长绒毛发育,保护肠道淋巴细胞,提高抗病力,减少肌腺胃炎、肠炎的发生,提高消化吸收功能。
呕吐毒素、T-2毒素等叠加是肉仔鸡腺肌胃炎的三大因素之一,解决肉仔鸡腺肌胃炎的危害,梅源清1-7日龄3000羽\袋,连用7天。15-20日龄2000羽\袋,连用6天。
b、蛋(种鸡)鸡
种鸡夏季受精率下降4%、孵化率下降3%,一直使用脱霉剂不能解决问题,分析核心还是霉菌毒素脱不净,换用梅源清(3倍量使用)3周后得以解决。
解决商品蛋鸡蛋壳颜色、蛋重大小、肠道问题。梅源清2000kg水\袋或1000kg\拌料配合乳丁宝,每月添加10-15天。
总结:
霉菌毒素中毒问题已经成为危害养殖业的主要疾病之一,我们必须积极行动起来把霉菌毒素对养殖业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特别是动物越小用的意义越大。同时霉菌毒素可以在动物的肝、肾、肌肉、血液、乳汁和蛋中蓄积,造成动物性食品的污染,对人类的健康有极大的危害,更应该积极解决霉菌毒素问题,保护人类健康。
特别提醒:好原料用脱霉剂有效,霉菌污染严重的原料用再多的脱霉剂也是无济于事,特别是水禽饲料,一定要从1日龄开始添加梅源清或清梅。
文章推荐: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