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实践之~如何为鸡群营造舒适稳定的小环境?(值得收藏)
时间:2020/4/18 8:34:37浏览量:7549

现代养殖管理要有整体观念。管控的一切目的是为鸡提供一个温湿度适宜,空气优良适宜生长的舒适小环境。鸡舍环境小气候的控制已是现代肉鸡养殖的必然要求,如不重视,莫说提高生产成绩,就是稳定生产成绩也是很难的。通风管理就是要把鸡舍作为【孵化器】来控制管理,最大限度的降低大气候对鸡舍内小气候的影响,鸡舍环境小气候控制是现在疾病控制的基础工作,因为它减少了应激因素,而应激因素是疾病发生的主要诱因,也是降低鸡群死淘率的重要措施。那么在实践养殖管理当中如何减少鸡群的应激,为鸡群营造一个舒适稳定适宜生长的小环境;就成为了我们通风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环境适宜可以定义为鸡只的自身生理上的适宜,目的是从鸡的自身生理特点出发,保证鸡只体感温度舒适和通风量适宜。

 

一、如何为鸡创造适宜的环境?

 

(1)根据不同季节,不同饲养密度,饲养模式结合历史经验合理制定温度通风程序;1—19天的雏鸡产热小于散热,这段时间要求是无风速,微风速换气,一般选择时控【夏季和初秋适当结合温控】 风机的工作时间以进风落不到笼顶为底线,间隔时间以鸡舍的温度回升时间,随着日龄增长,缩短间隔时间,底线不变,20-28日龄的鸡群产热约等于散热,要采用微风速和低风速,以鸡群舒适为目标,风机选择温控加时控。30日龄以后鸡群的产热大于散热,这段时间要求以通风为主,保温为辅,风机选择白天手动加温控,晚上温控加时控。

 

(2)通过看鸡施温,和体感温度调整温度和通风标准。

 

看鸡施温主要看鸡群状态,是否受热张开翅膀张口呼吸,受凉扎堆缩脖。灵活调整温度标准。准确判断鸡群的体感温度是否适宜。任何季节都应考虑鸡群的体感温度.在舍内有时温度计显示温度在正常范围,但鸡群却表现出明显的冷或者热的状态,是由于受到舍内湿度和风速的影响,鸡群的体感温度不适宜。如;当鸡舍目标温度26度,实际温度27度,相对湿度50,风速0.5m每秒时,鸡只的实际体感温度是25度,较目标温度低1度。

 

 

(3)根据舍内外温差调整鸡舍的通风量。

 

在寒冷季节的通风管理中,必须考虑鸡舍适宜的通风量,需要通过舍内外温差进行确定。当外界温度低于鸡舍目标温度时采取适宜的通风量最小通风量。当外界温度高于鸡舍目标温度时,因为进入舍内的不是冷风,可以通过增加风机数量保持鸡群的舒适度,【在实践生产当中,同一鸡舍最小通风量的数值,公斤体重换气量,在不同舍外温度下,也是需要灵活调整的,因为温度不仅改变体感,而且改变空气密度,《温度越低空气密度越大,例如液化气》所以最小通风量在实践当中是没有固定数值的,这就是为什么我经常把最小通风量参考数值写成0.01~0.017m³/分钟】的原因。

 

 

二、为鸡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

 

环境稳定可以定义为时间上的稳定,目的是让鸡群每时每刻都处于适宜的环境当中,包括昼夜时间内的稳定,循环时间内的稳定和风机启停瞬间的稳定。

 

(1)实现昼夜时间上的稳定 ;春秋季是温差较大的季节,升温期【6点-11点】防止通风量过大,风速过高导致鸡群不适应,观察鸡群是否有缩脖呆立受凉现象;高温期【12点—17点】注意通风降温,确保鸡群感觉舒适,并将舍内的粉尘,污浊空气等排出;降温期【17点—24点】逐渐降低通风量,保温同时要保证舍内空气质量;低温期【0点—6点】采取间歇式定时通风换气,防止鸡群长时间受到冷应激。

 

(2)实现循环时间内的稳定;在春秋季夜间和冬季温度较低时间段,通常使用间歇式通风方式,主要是保证鸡舍的换气量和温度的稳定性。间歇式通风可以通过温度控制,也可以定时控制。定时控制时可以设置3分钟5分钟或8分钟为一个循环,循环越小鸡舍温度越稳定。按照不同温度水平也可以设置多个通风级别,以保证舍内温度更加稳定。


(3)风机启停瞬间的稳定 ;采取机械通风时,容易被忽略的是风机启停瞬间温度是否稳定,如设置1台风机开启温度为25度,两台风机开启温度为26度时,舍内温度超过1-2度时,通风量增加了一倍是否合理,风机启停瞬间对鸡群的体感温度影响有多大.,往往在增加风机时,鸡群体感温度不适宜,长时间接受到冷热应激,体质下降,所以在增加风机时既要考虑通风量是否合理,还要考虑增加的风机会降低鸡群多少的体感温度,如果不需要增加一台风机,可以使用半台或变频风机进行过度,以降低瞬间温度变化的应激程度。


(4)鸡舍负压的稳定;负压影响鸡舍的进风风速进气量,及进风落点,近而影响鸡舍内风速风向,及鸡舍环境含氧量等,春秋季天气多变昼夜温差加大,根据不同时间段风机开启数量及时调整与之相匹配的进风面积及进风口角度,保证鸡舍昼夜负压相对稳定,减少因负压变化过大致使鸡舍通风模式环境发生变化,造成鸡群应激过大发病。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目前很多鸡舍均是依靠设置好的负压值自动调节进风口大小(但要注意防范大风天气,和气候突变)。

 

三、为鸡创造一个均匀的环境

 

环境均匀是指空间上的均匀,目的是确保舍内的每只鸡均处于适宜的环境当中,让鸡舍的前后,每面,每层的温度和风速都均匀。

 

(1)保证鸡舍的密闭和保温性;如果鸡舍存在漏风口,不仅容易形成贼风,影响鸡舍温度的均匀性,而且会影响通风的均匀性,所以应对鸡舍门,小窗边框,水帘风机出粪口等部位进行封闭保温。一般鸡舍的前端和后端鸡只的体感温度最低,几乎变成了【岗哨鸡】温度变化时最早出现反应,其主要是受前端门口和后端风机和出粪口的影响,所以最好鸡舍门挂棉门帘,前端加挡风帘,后端停用的风机用塑料布封堵,出粪口出完粪及时堵严。

 

(2)保持鸡舍各位置风速风量的均匀;有风速就会有风冷效应,如果鸡舍内风速不均匀,势必造成鸡群体感温度不均匀和通风量不均匀,这样会对鸡群的正常生长影响很大。生产过程中可通过合理调整进风口大小位置角度,及风机开启数量位置,设置相对适宜的负压值确保鸡舍各位置风速风量的均匀。 (负压过大过小都容易形成通风死角)

 

寒冷季节外界温度不是很低时,如果进入舍内的风能够到达鸡舍中间且换气均匀,负压值是越小越好,因为鸡舍内越接近自然通风越符合自然规律和鸡只的生理需求,因为对鸡而言,本身不需要负压,负压是鸡舍通风需求形成的,负压值越高风冷效应越强造成局部冷应激的风险越大,而且鸡舍也越容易缺氧,对鸡群的健康生长是不利的。


 
总结;养鸡就是要做到以鸡为中心,做到因鸡施温,因鸡施风,同时做到随鸡应变,随风应变,通过精细的通风管理工作,为鸡群营造一个舒适,适宜生长的优良环境。从而降低养殖风险,增加养殖效益。

 


文章推荐: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