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发布第194号公告(如图),自2020年7月1日起,饲料生产企业停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 中药类除外) 的商品饲料。
目前中国有一多半的抗生素使用在畜禽生产过程中,造成了三方面的问题:第一是耐药菌的问题,第二是人类健康的问题,第三是环境危害的问题。所以禁抗势在必行。但考虑到我国目前地养殖水平和非瘟肆虐状态,禁抗实施会带来哪些问题呢,对养猪上下游行业会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呢?欧洲诸国的“禁抗”过程可能会给我们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饲料“禁抗”可能引发的问题
▼
禁抗最早是由瑞典提出的,瑞典于1986 年禁止抗生素在动物商品饲料中的应用。 到2006 年,欧盟所有成员国禁止使用抗生素作为促生长作用的饲料添加剂。在禁抗运动中,各国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其中,瑞典禁抗后养殖成本提高了近15%,禁抗后的前两年仔猪腹泻率从1%~15%提高到50%。根据欧洲禁抗经验,结合我国养殖现状,禁抗后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
1、仔猪腹泻问题
仔猪3~4周龄断奶时,消化系统不完善、免疫力低下,加之换料和环境改变等应激作用,断奶 2周内常发生腹泻。饲料里添加抗生素可对腹泻产生一定抑制作用,禁抗后,腹泻问题仍将卷土重来。
2、死亡率增加、出栏时间延长 ,生产成本增加
*丹麦于1998年开始在育肥阶段饲料禁抗,1999年仔猪阶段饲料禁抗。Kjeldsen.2005
严重的腹泻会导致仔猪日增重降低,腹泻率和死亡率提高,继而导致母猪PSY下降,猪群均匀度较差,带来饲养管理的困难。丹麦等国家在饲料禁抗之后,生产成绩大幅下降,出栏时间延长,生产成本提高。参照我们猪场的规模化程度和饲养管理水平,禁抗带来的冲击会更大。
3、治疗型药物用量加大,用药不规范会增加
饲料禁抗后,猪场自主使用的治疗抗生素用量增加。而国内长期用药不规范,会导致猪群耐药性增加、免疫抑制等一系列问题。相比欧洲生产水平,国内疾病更加复杂,多种病毒性疾病未净化,禁抗会进一步影响生产成绩及增加养殖成本。
4、环境致病菌会增多
通过欧洲资料显示,禁抗后猪场常见细菌性疾病,如猪丹毒、猪血痢等以及一些之前较少发生的疾病会增加。之前是因为抗生素的使用降低了疾病的发生率,一旦饲料中禁抗,如果管理、环境及防疫保健跟不上很容易导致这类细菌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专家推测,禁抗实行之后,2020年冬季饲料禁抗导致的猪场问题将会达到高峰。
“禁抗”能为哪些方面产品带来机遇?
▼
1、禁抗后一段时间内,药物预混剂需求量增加
自瑞典饲料禁抗开始,至今已有30多年, 各国并未找到能够在效果、成本和性价比方面能够与抗生素相匹敌的替代物。因此,就目前的养殖现状,若兼顾效果和成本,抗生素仍无可替代。饲料禁抗之后,养殖场会自行添加更多的抗生素,比如在荷兰宣布禁抗之后五年时间,猪场治疗性药物提升了约 40% 。同样,国内禁抗后,为了抵消饲料禁抗带来的影响,猪场自主添加抗生素用量会大幅提高,药物预混剂需求量也会大幅提升。
*丹麦于1998年开始在育肥阶段饲料禁抗,1999年仔猪阶段饲料禁抗,2000年正式全面禁止促生长类抗生素添加。可以看出饲料禁抗后几年,治疗类抗生素用量大幅增加。
猪场自主添加抗生素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首先是控制断奶及保育阶段的腹泻问题,主要添加硫酸粘杆菌素及金霉素类。大飞龙“肠杆净”原料优质,作为一款畅销多年的止痢药物添加剂,在控制小猪腹泻方面广受市场好评,在未来几年仍会是猪场止痢首选;其次是猪群呼吸道问题,大飞龙特色组合泰妙奇、三仙汤组合“一天见效,三天控制”,有着良好的口碑,猪场需求量会持续扩大。
并且,农业部新规对猪场自主加药过程做了严格规定,以后所谓添加原料药、网购三无药品的情况会大大减少,这对有资质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是一个促进。
另一方面,我国部分中小养殖场对疾病不加诊断、盲目用药的“试药”传统会造成大量的抗生素浪费和滥用,国家针对抗生素用量的管控只会越来越严格,“试药”会越来越少,猪场会越来越偏向使用用量少、配伍科学、见效快的成熟药物组合。大飞龙药物组合系列体系成熟、效果优越,泰妙林、泰妙奇、三仙汤久经市场考验,效果反馈好,在未来几年销量会有暴发式增长。
2、预混料
禁抗会对目前我国的饲料体系也会产生深远影响:
价格成本方面:
饲料厂家为了抵消禁抗对饲料效果影响,添加了大量“替抗”产品,成本会有所上升,而养殖场端由于生产成绩下降和用药成本增加也会导致生产成本上升,两者利益分歧加剧。其中,颗粒料由于价位较高,成本劣势进一步体现出来,猪场很可能转向成本较低的预混料。
使用成本方面:
目前猪场依赖抗生素的局面难以改变,尤其在断奶、保育阶段,短时间内仍然需要添加抗生素来解决腹泻等问题,而且农业部第307号公告对猪场饲料及饲料代加工做了严格要求,猪场只能自行添加抗生素。使用颗粒料加药难度和成本会大大高于粉料,所以,以后粉料的使用比例会大大增加。
禁抗对于大飞龙品牌预混料也是一个契机,大飞龙“保健养猪”的饲料理念得到实现,像“保育壮”、“保育王”等保育料本身抗生素含量低,“功能包”提免疫、抗拉稀的效果早已被市场认可;“超优宝宝乳”及“抗拉稀奶”抗乳猪拉稀,效果确切。目前很多饲料厂家开始转变话风,推出无抗料之后开始提倡“肠道健康,慢上食,慢生长”,目的就是为了控制小猪拉稀。可见未来几年,谁控制得了拉稀,谁就有话语权。如果产品能同时解决拉稀和长速两个问题,价格将不再是主要考虑因素。
3、功能性添加剂
长远来看,随着环保意识和养殖管理水平的提高,生物安全和保健养猪会成为主流,酸制剂、酶制剂、微生态及其组合而成的功能性添加剂会逐步替代抗生素成为主导产品。目前的非瘟形势和高行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猪场对于保健产品的认可和使用,而且当前市场上存在大量对保健型产品需求更高的三元母猪,所以当前是切入该类产品的最佳时机。
而作为替抗新理念,“免疫营养”概念开始大行其道。这也正是大飞龙品牌的特色优势,尤其是在断奶保育阶段,酸美孝素及免异太类免疫提升产品、强力易舒宁作等优秀的营养补充剂及“521”组合会成为未来几年最契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及组合。
目前,疫苗市场上一针多防的联苗已成为行业趋势,保健添加剂也一样,酸美孝素、免异太包含甘露聚糖肽、酸制剂、酶制剂、微生态、植物甾醇等诸多保健成分,一包多能、化繁为简。这类“全能型”添加剂也会是以后的发展趋势。
4、抗病毒产品
饲料禁抗,无疑会对猪场细菌性疾病防控产生很大影响,但当前在中国猪场,病毒性疾病仍然是主导性疾病。目前来看,很大一部分的抗生素、尤其是治疗性的抗生素添加是用于控制病毒病继发的细菌感染。所以,控制好病毒类疾病,减少继发感染,会大大降低治疗性抗生素的用量。
在欧洲实施禁抗阶段,猪瘟、伪狂犬、口蹄疫等很多疾病已经被净化,但在我国仍然存在;当前非瘟也慢慢成为常态化;为了减少应激,各厂家强行推出联苗,这些情况都会导致猪场病毒病防控越来越复杂。
所以我们推断禁抗后的几年内,我国养殖业问题相比欧洲问题更突出,中小型猪场会更加难以招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结合自身特色,引导猪场从控制病毒病入手,使用病毒多抗并结合酸美孝素、521方案,压制猪群带病毒量,实现猪场稳定,从而降低猪场疾病复杂程度和对抗生素的依赖。
尤其值得一提的还有蓝耳问题,随着非瘟的到来,蓝耳病只是被抢了风头,而远没有被控制。近几年由于猪场母猪扩群、混群,很容易引起蓝耳不稳定。母猪流产问题、保育猪后期呼吸道综合征仍会造成巨大损失。大飞龙畅销十年的抗蓝产品——园蓝多抗、圆蓝免疫核酸,其能防能治,安全有效,对所有蓝耳毒株都有效果,仍然处于无可替代的地位,仍会是很多猪场控制蓝耳的必需手段。
总结/CONCLUSION
▼
“禁抗”和非瘟一样,都会给中国养猪业带来巨大的变革,对于猪场、经销商及动保厂家都会产生巨大影响。然而,变革中总会蕴含机会。在非瘟阶段,我们抓住了“病毒多抗”、“高酸酸美孝素”、“园蓝多抗”、“圆蓝免疫核酸”、“521方案”的机会;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同样要抓住“非瘟”叠加“禁抗”带来的药物预混剂、预混料、功能添加剂的机会。有了欧洲禁抗过程的前车之鉴,经历了非瘟、新冠的挑战,手持大飞龙动保二十七年的品牌积淀和大量契合市场需求的口碑产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们一定会成为动保界最靓的仔!
(文章推荐:张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