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抗”令来了,手握好牌,心里不慌
时间:2020/7/13 9:25:48浏览量:4994

以往鸡生病了,很多养殖户朋友第一想法就是“用抗生素”。这种盲目使用抗生素的后果就是,大量抗生素残留在动物源食品中。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第194号公告,标志着我国饲料行业正式迈入新纪元。生产绿色、安全、无抗的蛋品成为社会的主流需求,在严格的“禁抗”令面前,我们养殖户如何做到不用抗生素,养出健康的鸡呢?

 

更好的管理,实现无抗养殖

 

想要实现无抗养殖,我们首先需要明白鸡群容易生病的因素有哪些?想必很多养殖户都会说出来几种,如鸡的品种差异较大、营养不均衡、环境应激、传染病等,导致鸡群发病的因素防不胜防,一些养殖水平相对较弱的养殖场,为了避免鸡只大量死亡,只能大量使用抗生素,不间断的投喂抗生素。其实,抗生素在某些时候并不是非用不可,我们知道了鸡群易发病的危险因素,积极应对管理即可。如在养殖管理方面,鸡舍温度稳定适宜,空气湿度55%~65%,为鸡群提供新鲜的空气,光照强度维持在10~20 LX,避免低光照强度、缩短光照时间及任意更改光照时间;鸡舍管理工作人员稳定,定期检测鸡群的体重,观察过肥、过瘦鸡群的比例,及时调整饲喂计划,及时淘汰;严禁陌生人或动物闯入鸡舍,减少停水、停电、称重、高温等因素引起的应激,避免管理不当导致蛋鸡产蛋期过早结束,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如果上述问题都解决,仍有鸡群发病情况,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是不是雏鸡阶段,鸡的发育就已经出现了问题”?我们常说“35天定终身”,意思是在35天内雏鸡的平均体重、均匀度能否达到标准,与后来的产蛋持久性、性成熟日龄、终生产蛋数量呈正相关。但是,很多人忽略了一点,即35日龄里也是蛋雏鸡肠道、胫骨高速发展阶段,同时也是蛋雏鸡免疫力建立的关键阶段,对鸡一生抵抗力有着决定性影响,所以,养好雏鸡很重要。

 

那么,如何将雏鸡养好呢?

 

答案只有一个,遵循自然规律。第1周时,雏鸡肠道发育尚不完善,但是2-5周时,肠道系统迅速完善并成熟,所以这一阶段,蛋雏鸡肠道功能的发育决定了营养吸收、转化能力,同时我们知道集约化养殖过程中,鸡舍卫生条件较差,肠道疾病会加剧粪污污染加剧,所以,在这一阶段刺激雏鸡肠道快速发育、健康尤为重要。

 

以往小鸡孵出来之后,都是跟着鸡妈妈找食物吃,小米、谷物等锻炼着肌胃,构建强大的消化研磨功能,鸡很少生病。但是从养殖规模扩大后,人们为了追求雏鸡体重的增长,大量使用熟化料,小鸡体重是涨上来了,但是肠道发育却错过了最佳时期,导致后期肠道疾病频发,营养无法吸收,鸡只抵抗力下降,只能使用抗生素预防、治疗疾病。所以,我们在雏鸡的吃食上,是不是可以改变熟化料的做法,让雏鸡的肠道发育回归本身,来提高鸡的抵抗力呢?

 

结束语

 

我们为什么养鸡?怎么样养好鸡?这是每一个蛋鸡养殖行业的人需要思考的问题,无抗鸡蛋是老人、孕妇、小孩的首选,市场需求较大,做好鸡群的无抗管理工作和我们的钱包息息相关,所以我们既要优良的品种、优秀的管理、清洁的环境,又要从雏鸡时就抓起,帮助鸡只建立强大的抗病能力,搭上无抗养殖的东风,获得更高的利润。

 

说明:以上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学习,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文章推荐:汪东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