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经验的老养户知道,现在养鸡与十年前养鸡有所不同,现在的养殖模式下,鸡只生长快、饲料营养高、鸡的活动空间变小,使得鸡体脂肪大量沉积而过度肥胖,这对于产蛋后期的生产性能是非常不利的。
纵观整个饲养周期,青年鸡的体重增长最快,蛋鸡1/2的体重都在青年期完成,正因如此,青年期也是鸡群易沉积脂肪、体重超标的时期。
为了避免青年鸡因过度肥胖影响蛋鸡后期产蛋,要通过“限饲”来人为的控制青年鸡的体重。那么,“限饲”对青年鸡有何重要性?如何对青年鸡合理“限饲”?
1、鸡群“限饲”的重要性
(1)提高鸡群整齐度。
合理的“限饲”能控制体重增长,能减小个体间体重的差异,使鸡群体重标准化,提高鸡群的整齐度,实现蛋鸡的集中管理。
与此同时,整齐度高的鸡群,性成熟能同期化,并与体成熟同步,可实现集中开产,全程产蛋量高。
(2)提高生产性能。
适宜的体重对蛋鸡产蛋十分重要, 体重过大的蛋鸡,会影响到开产蛋鸡的产蛋性能。
过度肥胖的蛋鸡,一方面会因脂肪过多影响蛋壳腺的分泌,使得钙分泌不足,薄壳蛋和软壳蛋增多;
另一方面,脂肪过度沉积会使蛋鸡翻肛时间延长,脱肛和啄肛鸡增多,生产效益低下。通过对鸡群进行“限饲”,可以使鸡群体重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提高蛋鸡的产蛋性能。
(3)节省饲料。
鸡在自由采食状态下,常常会过量采食,造成饲料浪费,加大饲养成本。限饲的鸡采食量比自由采食量少,可节省10%-15%的饲料。
2、鸡群“限饲”的方法
一般来讲,蛋鸡从6-8周龄开始限饲,18周龄后根据标准饲喂量喂给,限制饲喂的方式包括采食量的限制和营养水平的限制。
(1)限制采食量
限制采食量来控制鸡只的增重速度,规定鸡只每天、每周或每个阶段的用料量,具体可在饲喂全价料的基础上,减少日饲喂量或限定饲喂次数和饲喂时间,一般按照自由采食量的85%-90%来供给饲料。
有两种方法限制采食量,第一,把全天的饲喂量在早晨一次喂给,吃完为止;第二,把一周的总用量分6天喂给,停喂1天。
限饲期间,必须要有足够的料槽和饮水乳头,确保80%的鸡能同时采食,20%的鸡能同时饮水,避免部分鸡只因采食不到料水,影响鸡群的生长发育和整齐度。
与此同时,提高鸡群的消化能力,可在饲料中添加砂砾,8-12周龄每只鸡给中粒砂8克,12-20周龄每只鸡给中粒砂11克。
此外,限喂必须与控制光照相结合,在限饲期间,切不可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以免刺激开产过早,对今后产蛋不利。
为检测限料效果,定期称重,随时调整料量,如超重1%则减料1%,如低于标准1%则增料1%。
(2)限制营养水平
限制饲料的营养水平,即降低饲料中蛋白和能量的含量和比例,一般采用低能量、低蛋白的饲料,如减少饲料中的鱼粉、骨粉、玉米的含量和比例,增加麸皮、叶粉的含量,以到达限制生长、控制体重的目的。
而饲料中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应充分供应,以满足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
一般来讲,限制营养水平时,7-14周龄日粮粗蛋白质含量控制在15%,代谢能11.506兆焦/千克;15-20周龄蛋白质含量控制在12%,代谢能11.297兆焦/千克。
3、鸡群“限饲”的注意事项
(1)并不是所有商品蛋鸡都要限饲,如一些体况比较轻盈的白羽蛋鸡不建议进行限饲,否则会影响到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而对于体型偏大的商品蛋鸡进行限饲,能到达良好的效果。
(2)限饲前应淘汰病鸡、残鸡、弱鸡,并根据不同品种的饲喂标准、体重标准等要求制定好限饲方案。
(3)限制采食量时,要保证每只鸡都有一定的采食槽位,防止因采食不均造成发育不整齐;限制营养时,饲料能量、蛋白可降低,但是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应充分供应,否则会机体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4)定期称重,随时调整料量,如超重1%则减料1%,如低于标准1%则增料1%。当气温突然变化或鸡群出现疾病、免疫接种或转群时,应暂停限饲,待鸡群恢复正常时再进行限饲。
说明:以上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学习,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文章推荐:郭艳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