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暖和,进鸡的朋友越来越多,很多人会进小鸡雏饲养, 那么育雏期的20天就非常关键了!
糊肛就是雏鸡排泄物粘稠,不能正常脱落,粘在鸡的泄殖腔附近的羽毛,时间长了会出现干结,雏鸡常常因为排便困难,出现尖叫声音。糊肛不能被及时清理掉,可能导致鸡出现死亡。
鸡糊肛不仅仅是感染白痢的原因,致使雏鸡糊肛的因素有多种,除鸡白痢外,雏鸡消化不良、脱水后暴饮、啄肛等都可以引起雏鸡糊肛。
1、环境的应激:
我们都知道刚出生的小雏鸡各方面的调节能力都没有完全健全,小鸡雏经过长途的运输多少都会出现一些脱水的情况,雏鸡本身又对环境变化的敏感度很高,一旦周围的环境发生变化,就会出现应激,雏鸡不能很好的来调节,加上刚到育雏舍的温度都比较高,脱水之后饮水量加大,很容易出现一些消化系统的反应,如腹泻、排出粘稠的粪便等,这些粪便很容易沾粘在肛门周围,出现“糊肛”现象。
2、营养过剩:
人的体质强弱有别,鸡雏也一样。雏鸡的开口饲料营养成分充足,含有大量的粗蛋白,雏鸡中的弱鸡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弱,大量的蛋白不能被消化利用,就会以白色粘稠状的粪便排出体外。
3、饲料蛋白含量过高:
雏鸡的消化能力比较弱,但雏鸡对于营养的需求又比较高,如果此时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过高时也会引起雏鸡糊肛的发生。
4、沙门氏菌
雏鸡在3-10日龄最易发生糊肛。
白痢引起的糊肛,多发于2-5日龄的雏鸡,在7日龄开始发生陆续死亡。
症状表现:雏鸡怕冷、精神萎顿、肛门持续扩张、收缩。
5、种鸡遗传带菌
现在种鸡遗传带菌的情况偏多,鸡雏大多表现为呆立,精神不好,怕冷扎堆,尖叫,翅膀下垂,解剖后心脏等内脏有坏死结节,太严重的建议直接淘汰。
6、啄肛
啄肛现象严重者,可引起鸡肛门炎性肿胀、排粪不畅,粘结在一起引起糊肛症。
有效的防治措施:
1、鸡雏在进入鸡舍之前,鸡舍一定要预热充分,进入鸡舍之后,再从30℃缓慢升温,这样就可以减少热应激的出现,减轻脱水后的暴饮情况,从而减轻肠道负担。
2、小鸡由于长途运输非常不适应,但是通过正确的饮水可以促进卵黄吸收,提升成活率。
3、净化沙门氏菌问题。当少量鸡雏出现糊肛,可以隔离出来,用剪刀剪掉泄殖腔附近羽毛,用温水清洗掉粪便,有助于雏鸡的恢复。
对于雏鸡的糊肛问题, 我们必须通过加强管理细节,减少发病率,而不是发病以后的治疗。这样总会造成部分损失。
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抗菌素类,也就是雏鸡的开口药,可有效的预防雏鸡糊肛。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我们深表感谢!如有侵权请我们删除。
(文章推荐:孙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