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产后子宫感染,常用药选哪种效果最佳?
时间:2020/8/27 8:40:24浏览量:3839

随着夏季高温天气的到来,猪场子宫炎感染几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猪场出现产后发烧、不食,淘汰甚至死亡的严重情况。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母猪感染子宫炎!

 

根据有关机构的调研数据显示:

80%以上的经产母猪存在子宫内膜炎、阴道炎。

90%以上是产后保健不当造成的。

严重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造成母猪提前淘汰,不按时发情,窝产仔数少且体弱,造成滑胎、流产,形成繁殖障碍,影响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

 

近年来,在防控母猪产后子宫炎感染方面,猪场也深受注射,喂药、打针、输液、灌注、抗生素/消毒水冲宫等,然而究竟效果如何呢?有没有评估?

 

以下是一份调查机构统计的不同药物在防治子宫炎方面的防控效果。

 

 

母猪产后,必然存在余热、疼痛、残留内毒素、红肿、炎症、体虚等症状,鱼腥草因其清热解毒、消炎消肿等功效近年来被广泛关注,同时猪场也大概率使用,口碑颇好。

 

防控子宫炎,重点监控这几类母猪

 

★ 产程≥4小时的母猪;

★ 掏过的母猪;

★ 食欲↓、尾巴上翘的母猪;

★ 头胎/三元/原种;

★ 产后流大量深色脓汁的母猪;

★ 外阴恶性水肿的母猪;

★ 产的仔猪出生重≥1.8kg的母猪;

★ 产仔数≥15头的母猪;

★ 仔猪腹泻/皮毛差/消瘦的母猪;

★ 流产的母猪。

 

为此,促进母猪子宫的康复,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减少母猪子宫炎,我们建议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卫生是基础

 

首先搞好产房环境卫生,尤其是产床和母猪后躯,可以用0.1%的高锰酸钾水对母猪后躯、外阴、尾根等部位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消毒,同时用拖把将产床拖洗消毒干净,降低外部病原微生物浓度,减少重复感染机会,并注意保持产床及母猪身躯干燥,连续清洗消毒3-5d。

 

(2)彻底清宫是关键

 

患有炎症的母猪子宫内含有大量的脓汁,避免脓汁内细菌反复感染,必须先将子宫内脓汁或其他异物排尽,做好彻底清宫工作。

 

(3)抗菌消炎是保障

 

在子宫内异物排尽后,进行母猪的全身抗菌消炎,可以选择对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都敏感的恩诺沙星或盐酸头孢噻呋,配合投注宫炎栓,减少对母猪产后的应激,保障抗菌消炎的效果。

 

(4)恢复生殖机能是重点

 

患有子宫内膜炎的母猪解剖后发现子宫内壁有许多脓包及伤口,需要及时修复。另外患有炎症母猪往往因为产后虚弱抵抗力下降,以及食欲不振的情况,因此在治疗的同时,补充适当的抗病营养可以有效的恢复机体的繁殖功能,促进母猪恢复。

 

声明:以上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删除。


(文章推荐:王亚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