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期货创近9年来新高 涨幅超过28%
一场突如其来的“美莎克”台风,随即点燃买涨玉米期货的热情;同时临储玉米拍卖停止影响下,DCE玉米期货大幅拉升,截至9月14日收盘,国内玉米期货主力合约2010报收2419元/吨,盘中一度创下2450元/吨近9年高位,玉米期货价格涨幅超过28%。同时期现货价差也扩大到约130元/吨。
据了解9月以来玉米期货价格之所以连续上涨,主要原因是受“美莎克”台风等影响,黑龙江、吉林不少地区新季玉米出现倒伏现象,局部地区减产已成定局,引发资本聚焦产量减少效应,纷纷入场买涨玉米期货。
“上周以来,我们每天都要接待多家来自全国的私募投资机构,他们主要来调研台风影响地区的实际玉米产量减少额是否超过市场预期,再决定是否加入买涨玉米期货阵营。”一位期货公司哈尔滨分支机构农产品期货业务负责人透露。目前私募机构普遍预期今年玉米种植面积将比以往减少15%-20%。
玉米现货价格回暖 多地方价格上涨
从昨日来看玉米现货就多有小幅回升,收购企业普遍上调5-8厘。那是否意味着会有一波玉米涨价潮的出现呢?说实话,面对摆在玉米前面的陈粮经过一个阶段回调后、新粮上市价格整体高于往年、以及拍卖空到期,玉米是有机会反弹的,但突破之前1.25高位还是有难度的。相关因素如下:
相对偏多:
1、虽然今年临储玉米拍卖已然结束,累计拍卖玉米6486万吨,但拍卖玉米仍在出货中,且有业内人士玉米,还有3000万吨拍卖玉米等待出库,由此玉米市场仍处于一个供应逐步增加阶段。同时,轮换玉米和一次性储备有序推进。总的看,玉米南北港口库存持续增加,据悉北港玉米库存约在250-280万吨,南部在65万吨左右。
2、据USDA出口检验数据显示,7/8月份已完成装船且预计9月份到我国的美国玉米数量总计约97.6万吨,几乎为8月份到货量的一倍。由于9月份进口玉米到港量增加明显,我国南方港口玉米库存也有望继续上升。
相对偏空:
1、受到台风令新粮减产预期,DCE玉米期货大幅拉涨,期货主力合约一度上冲并达到2450元/吨高位。而现货,从昨天开始价格明显回暖多有上调。期货上涨,为后市玉米有引导作用。
2、东北三省一区连续遭受到3次台风的袭击,玉米出现倒伏,对占全国玉米总40%以上的东北地区玉米产量下降,势必会对整个玉米产量构成影响。
3、自2019年第四季度以来,生猪产能持续增长,预计到2021年上半年,将是生猪产能增长的快速时期,对饲料玉米的需求会不断上升。
综合而言,在拍卖粮持续出库,以及进口谷物到港加之新粮大量上市预期下,玉米此次上涨幅度将有限,很难突破前高1.25元/斤。不过新粮减产担忧,上周玉米期货一度拉涨至2450元,以及消费形势趋于好转提振下,玉米上市高峰过后,玉米可能会再次呈现上升趋势。
豆粕继昨日大涨110元后 今日多数保持平稳
美农供需9月份报告出炉后,报告利多。当晚美豆暴涨2%,11月大豆合约结算价上涨18-1/2美分,报每蒲式耳9.96美元,盘中触及9.98-1/4美元,逼近千点。而昨日国内豆粕期货开盘暴涨99元/吨即3130元/吨。豆粕现货也多有上涨,最高暴涨110元/吨。
而今日来看电子盘涨幅减弱,连粕回归震荡,豆粕继昨日经历了暴涨110元后,今日大多持稳,仅个别上涨30-50元/吨。由此可以看出,在接下来供应依旧庞大,市场观望非常明显。其中,中国海关数据显示,8月国内进口大豆到港960.4万吨,同期历史最高值;1—8月共计到港6474万吨,同比增15%,比前高2017年同期增加2.2%; 天下粮仓预计9—12月国内大豆到港量为3360万吨,加上截至8月底国内进口大豆库存740万吨,9—12月国内大豆供应量约4000万吨。假设月均维持825万吨压榨,期末国内大豆库存约800万吨,处于历史同期高水平。
不过,美豆成本较高、南美拉尼娜天气确认,全球大豆供应将进一步加剧依赖美豆程度、以及双节临近,对豆粕存在备货需求的提振,美豆接下来仍然偏强。而豆粕现货在经历了暴涨后虽然回调,但节前价格重心上移基本确定,回调即补货时期。
声明:以上信息来自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删除。
(信息提供: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