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鸭知识】为什么养鸭总在30天后出毛病?
时间:2020/10/31 9:40:23浏览量:8257

近年来肉鸭越来越难养,尤其是30天以后的鸭群更容易出现问题。那么为什么鸭总是在30天以后出问题呢?是流行病吗?答案是否定的。造成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是前期的饲养管理没有做到位。病渐渐的堆积到30天才开始发病的。要想到30天不发病或者少发病,就要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一、温度管理

 

第一天保持温度在35度,以后每天降低0、5度直至23度。

 

二、湿度管理

 

第一周湿度保持在70%左右,以后控制在50%以上。良好的湿度有利于保护呼吸道粘膜的完整性。进而有利防止呼吸道病的发生。

 

三、喂料管理

 

第一周料随便吃,以保证周末体重,第一周养的越大越好。尽可能的增加周末体重。
从第8天开始控料直到30天,早晨控两小时,晚上两小时,目的就是为了增加肺活量,加大运动量,也就是长骨架。减小后期肺炎的发生率。

 

四、防止霉菌

 

饲料中添加脱霉剂,因为现在霉菌普遍存在,霉菌性肝炎也可以垂直传播。

 

五、光照管理

 

使用瓦数小的灯炮,减小光照。1一4天可以用大瓦数的灯炮,以后就用小瓦(3瓦)就可以了,光照强了鸭容易啄食粪便,发生球虫。

 

六、水线清理

 

及时清理水线,以免水质受到影响。水是重要的,鸭喝水多,如果水线不干净就容易引起一些细菌性疾病,还容易损害肠道提高料比。

 

七、鸭粪管理

 

及时清理鸭粪,避免出现氨味而引起呼吸道,也可以减少细菌病的发生。

 

八、保健预防

 

保健性的药物平时应注意添加。

 

声明:以上信息来自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删除。


(文章推荐:孙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