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从猪药转禽药的,今年如何?
时间:2020/11/9 11:10:01浏览量:6192

从七月份以来,火爆行情持续了近三年的养禽业。突然开始进入下滑状态,无论白羽肉鸡、黄羽肉鸡、蛋鸡及水禽几乎全部“沦陷”,特别是进入10月份以来,整个行业几乎都是亏损状态。受此影响以禽药为主的兽药企业日子也开始不好过,绝大多数企业销售业绩出现停滞、徘徊及下滑的状态,有的企业甚至出现大幅度下滑的现象。于是有些企业开始不淡定,尤其是看到今年猪药市场的火爆,开始想转做猪药。

 

似曾相识的一幕在去年曾经上演过,只不过是当时的情形正好相反,去年养禽业盈利能力极强,而养猪业受非洲猪瘟的影响极其惨淡,受此影响,去年以猪药为主的兽药企业销售业绩大幅下滑,行业平均业绩下滑40%以上,而禽药为主的兽药企业业绩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于是有一部分以猪药为主的兽药企业在“压力”和“诱惑”的双重影响下纷纷改行,开始转做禽药。

 

一年过去了,去年从猪药转到禽药的这些兽药企业到底如何?据了解,除少数企业,原来就是禽药和猪药都在做,并且在禽药的领域已经具备一定的市场基础,只是和猪药相比相对弱一些,这样的企业稍有收获。去年改做禽药的企业,绝大多数,都不成功。

 

事实上,这样的结果完全是正常的!为什么会如此?原因很简单:一个企业是否能够取得较好的业绩,首先考验的是你的战略定力;其次是在坚持战略前提下你的“内功心法”——既你的基本功是否练的足够到位,凡是摇摆不定,见风转舵的企业绝大部分没有战略,更没有定力,也谈不上什么“内功心法”,基本上是“投机主义”。

 

想当年,市场竞争并不激烈,市场既不规范也不成熟,在这种情形下,只要敢于投机,就会有机会——在市场不成熟的情况下,这样的动作是许多企业的选择,而如今市场逐步成熟并趋于规范。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个时候考验企业的并不是你的“投机”能力,而是你的战略定力!

 

任何一个行业,不可能永远都是利好,也不可能永远都是利空,行情起起伏伏,这才是常态。评价一个企业是否有潜力,也决不是几个月销量变化,而是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成长速度。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考验的是你的战略定力;改不了行情,改不了趋势,练好基本功,这才是关键。

 

声明:以上信息来自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删除。


(文章推荐: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