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观测数据来看,继5、6月补栏状况较差之外,9、10月市场补栏情况也一般,空栏率继续上升,市场总体的供应仍然依靠去年相对较高的补栏数量。市场小蛋减少的状况证实了5月开始的弱势补栏,但不同区域所反映的蛋重结构也有一定差异,还没有形成由小蛋带动的蛋价加速上行的趋势,需要流通渠道中更多的因素加持。
淘鸡作为短期不确定性,对于当前这一阶段的供应有直接的影响,也是市场最关注的因素。告别中秋国庆导致的可淘老鸡大量减少的局面,近两周淘鸡数量有一定程度回升,但淘鸡鸡龄依旧维持在470天左右,淘鸡的弹性依然不足,想通过加速淘鸡来带动蛋价的上涨,短期内没有太大机会。
成本端向来不是畜牧产品短期定价的主要因素,但它会通过利润影响养殖户的各项决策。鸡蛋由于价格本身偏低,利润对成本的敏感性大幅提高,一方面影响了前述补栏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于淘鸡来说形成两个方向的微妙影响:一方面前期育雏成本提高,后期需要更长产蛋时间来进行摊销;而另一方面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率符合盈利水平的鸡龄长度在缩短。总体来看,当前饲料成本的提高,至少给予中长期蛋价形成了较高的支撑。
肉鸡价格低迷,市场上9月开始明显出现种蛋转商品蛋的现象,预计这一现象将长期持续,直到18~19年肉鸡父母代产能的逐渐去化。
时间进入11月,在供给端确定性明显增加的背景下,对于季节性消费的判断,市场仍在摸索当中,各种因素之中,“双十一”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从11月的蛋价走势图来看,除19年受到淘汰鸡影响导致价格的大幅波动之外,其余年份的波动并不大,而在这不大的波动中,却可以分离出重要的特征,那就是11月的蛋价走势很大程度上预示了春节前的价格方向和春节的蛋价高度。而“双十一”前的备货和“双十一”后的支撑,也是11月蛋价方向的分水岭。
当前鸡蛋价格的小幅上行,自然也有部分电商备货的影响,利用促销活动大量去库存是生鲜产品销售的常用策略。线上市场主要仍是针对零售消费者,鸡蛋最终需要消费者来进行消化。由于明年春节亲较远,在短期价格受支撑上行的环境下,更要警惕阶段性消费和元旦春节备货可能出现的脱节问题。
11月份的利好因素比较多,蛋价依旧会呈现利好的走势
今年的整体蛋价行情一直不是太高,蛋农收益也不是太稳定,特别是下半年,蛋价始终处在低迷状态,蛋农们很是苦恼,消费者的购买压力却在下降,只是市场的鸡蛋销量并不是太高,大家的购买积极性不高,这让鸡蛋价格长期处在成本线左右。
其实从10月下旬开始,猪价就在持续的上涨,不过市场上的反应并不是太明显,毕竟蛋价每天也不过涨上几分钱,这么多天也才从3.1元涨到3.4元。因鸡产品的行情不是太好,10月份的鸡苗销量也不多,总销量也才2275万羽,环比则是跌了32%,同比跌了51%。而10月份的淘汰鸡量为9847万羽,环比才增加了1.3%,这就表明淘汰鸡的淘汰量增加,其实之所以这样,是有原因的。
笔者认为,此次的蛋价下跌幅度并不大,今后也不会持续下滑,接下来的蛋价依旧会呈现利好的走势,毕竟11月份的利好因素比较多。
在10月份时,从监测数据来看,43周的淘汰鸡量比42周多出了100万只左右,可见淘鸡量也迎来了持续加大。同时,11月份的新开产蛋鸡并不是太多,要知道在6-7月份时鸡苗价格大跌,当时补栏的人不是太多,因此如今的新开产蛋鸡并不多。
当然马上迎来了春节和元旦,节日的拉动也让鸡蛋步入了消费旺季,而食品工厂也会提前大量进购鸡蛋,如此一来也能带动销量的增加,到时候蛋价自然是会上涨。
今年蛋农的利润一直持续低迷,不少人亏损,而未来2个月的销售旺季,预计蛋价应该会在3.8元左右,想要突破4元大关并不容易,毕竟产蛋量依旧比较大
声明:以上信息来自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删除。
(文章推荐:胡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