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多地出现初产前后的蛋鸡产蛋率上升缓慢、难以进入产蛋高峰期的现象,甚至有的产蛋率在3成左右就停滞不前,严重影响蛋鸡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如果你的蛋鸡场出现开产晚、上高峰的时间较长、产蛋率忽高忽低反反复复、鸡蛋质量差白壳蛋和薄壳蛋多、产蛋率上升缓慢等产蛋状况不理想的问题,那么就应该仔细查找原因并及时采取相应对策,才能提高产蛋率和产蛋质量,达到较好的养殖效益。
造成蛋鸡无产蛋高峰的原因及对策:
1、鸡群发育不良,体重不达标
整群中有较多体型瘦小、鸡冠萎缩不展或过于肥胖者要注意:蛋鸡体重是否达标直接决定了产蛋率的高低、产蛋高峰期的长短以及蛋鸡对疾病的抵抗力。特别是8周龄前的体重,如果不达标将给以后的生产性能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建议:鸡舍应降低饲养密度,保证舍内通风换气良好;在蛋鸡育成期期间定期使用龙昌胆汁酸,500克/吨料,既可以保障鸡群骨骼发育良好,又使鸡群体重均匀适宜,保证鸡群适时开产,进而为产蛋高峰期的稳产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创造最佳养殖效益。
2、饲养管理不当,光照不合理
光照不合理,如时间过短、光照过弱或开关灯时间无规律,也会造成产蛋徘徊不前,上升缓慢。其次,饲喂方式不科学不合理,产蛋上升也会很慢。
建议:合理控制光照时间;蛋鸡饲喂应该采用少喂勤添的模式,每次有净槽的时间,让鸡有轻微的饥饿感,这样才能增加采食量,供给产蛋所需营养。
3、饲料中营养不均衡
所用饲料营养偏低,达不到高产的需求,造成鸡只生殖功能低下,易歇产。饲料中营养不均衡造成的鸡群体重不达标、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应激炸群、生长发育缓慢等问题,都会影响其产蛋曲线的上升。
建议:在雏鸡日粮中额外添加胆汁酸可以有效改善雏鸡对高蛋白、高脂肪饲料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转化率,预防脂肪肝发生;同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利用,清除体内蓄积毒素,预防油脂及饲料中脂溶性物质利用不好造成的饲料浪费及饲料便等肠道问题。
4、疾病因素
蛋鸡在雏鸡发育阶段患过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等,造成生殖系统受到严重的破坏,或生殖系统发育不良,这种蛋鸡通常外观正常,但剖检可见输卵管没有发育或卵泡稀少。
或者鸡群在开产达到产蛋高峰期前,感染鸡白痢、呼吸道病、产蛋下降综合症、非典型新城疫、腺胃炎病疾病,或者存在慢性疾病或隐性亚临床疾病,比如球虫或寄生虫引起的肠毒综合征等,也会造成鸡群产蛋上升缓慢。
建议:针对不同病症发病周期,采取正确预防方案,及时切断感染源,预防疾病发生。
5、应激因素
喂料时间的改变、经常变换饲料配方或原料品种、停料停水、气温突变等均会导致蛋鸡的产蛋量不高。
建议:减少应激因素,严防噪音、强光等因素的干扰,尽可能减少疫苗接种时的应激。
总而言之,蛋鸡开产到高峰期,是为后期高产打基础的阶段,所以在本阶段更要重视饲养管理,注意通风与保温,及时清理水线、料槽;给予优质饲料提高机体体质,均衡营养为产蛋提供能量;如何预防此病的发生
1、平时多注意饲养管理,做好消毒工作,消灭细菌滋生的场所,改善鸡舍卫生条件。
2、合理的搭配日粮,在饲料中添加蛋鸡专用中药添加剂。
3、注意饲料的可靠性,并保存好,防止饲料发生霉变。
4、做好各种能引起输卵管炎鸡病的疫苗免疫,防止多病齐发。
5、补充维生素A、C、D、E,既能预防应激,还能避免因为缺乏维生素引起的输卵炎。
6、发病后应立即隔离检查,如有蛋卵停留在泄殖腔内,向泄殖腔内灌入润滑剂类,促使将卵排出体外。
(文章推荐:张禹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