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蛋鸡养殖生产中,鸡群中经常会出现假母鸡的现象,轻者在大群中有零星发生,重者假母鸡的比例从百分之几到几十不等,甚至近乎绝产,导致鸡群的生产性能低下,高峰期产蛋率爬升缓慢、无产蛋高峰,蛋壳质量差、小蛋多等现象,致使料蛋比差、斤蛋成本提高,严重者会全群淘汰,严重影响了养殖效益,还需要大家进一步加以关注和重视。鉴于假母鸡给生产带来的损失较大,小编个人认为也可以把寡产、不产蛋的母鸡等统称为假母鸡。
造成假母鸡的原因较多,有育成期发育不良造成的小僵鸡以及日常管理不善所致,但更多是疾病原因引起,诸如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毒支原体和滑液囊支原体、衣原体等早期感染所导致,也有禽流感、鸡新城疫、减蛋综合征、禽脑脊髓炎、鸡痘、传染性沙门杆菌和大肠杆菌等疾病发生后导致生殖系统功能异常所引起的低产、寡产甚至绝产。
为预防“假母鸡”的出现,对假母鸡的鸡群实施有效管理,对此提出以下十点个人建议和措施,仅供同行参考。
1、切实建立并全方位落实生物安全措施
树立以防为主、防控结合、治疗为辅的综合管理理念。从场地卫生清理、入场消毒、场区隔离消毒、鸡舍环境管控、1日龄养殖管理开始,做细做实生物安全工作,细化鸡群管理,预防疾病感染;
2、苗的选购很重要
永远坚持从正规的大品牌场家引种【大概率讲他们的鸡苗体质好一些、母抗水平高、蛋传疾病的发病率是相对较低的】,降低蛋传疾病的发生概率;
3、做好育雏期的管理工作
尤其是5周龄前的育雏早期,适宜的温湿度【防冷热应激、防呼吸道损伤】,合理的通风管控【尤其预防冷应激诱发感冒】,以减少呼吸道疾病感染的机会;
4、坚持管理第一、免疫是最后一道防线的养殖理念
科学合理地制定自场的防疫程序,尤其是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免疫,疫苗毒株的选择应在执业兽医人员的指导下,正确选购疫苗毒株血清型,如Ma5+QX、Ma5+4/91等,传支感染压力不大的情况下,可以选择Ma5+变异株等;另外,鸡新城疫、禽流感、脑脊髓炎的免疫也要一并做好;
5、药物治疗仅是一个应激性补充
一旦发现鸡群感染疾病,及时诊断并对症治疗,降低疾病的危害程度;
6、日常生产中真正做到有效消毒
针对所发生的疾病,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选用合理的消毒药物、配制能杀灭该病原微生物的有效浓度、保持合理的药液温度和消毒时间,确保消毒效果【有消毒后的消毒效果监测】;
7、坚持自家育雏育成
建议在有条件有能力的情况下,最好坚持自家育雏育成,从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育成鸡的质量【日龄真实、体重自然达标增长、体重均匀度、性成熟均匀度和免疫均匀度有保障、全程防感染】,同时也避免一旦出现问题损失较大时,有说不清烦恼和断不清的官司等,总之,还是自己养的鸡自己有底数;
8、正确辨识假母鸡
可以说存活的假母鸡一般都是“精神抖擞”摇摆肚【垂腹】,毛全毛亮、冠红、爪黄等特征 ,泄殖腔干瘪、孔小;
9、识鸡、梳群降成本
一旦鸡群有“假母鸡”存在或者鸡群没有产蛋高峰,要及早地进行假母鸡的鉴别,及早剔除淘汰,避免增加产蛋期的隐形成本而影响经济效益【一只假母鸡一个产蛋周期可带来100多元的饲料损失】,具体的操作方法可查看新希望大学微信公众号相关文章;
10、具有经营性思维
一旦鸡群出现产蛋率偏低的现象,要及时测算分析斤蛋成本、料蛋比等生产指标,依据蛋禽行情评估其饲养价值 ,必要时提早淘汰,以减少经济损失。
声明:以上信息来自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删除。
(文章推荐:张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