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与新城疫的临床鉴别诊断
时间:2021/1/17 10:55:00浏览量:8588

禽流感与新城疫在临床症状表现上存在许多的类似之处,在临床诊断过程中较易出现误诊现象,进而导致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不当,并进一步造成患病家禽大规模死亡。为从源头上避免因误诊而造成患病家禽死亡,提高对禽流感及新城疫的防治效果,我们对这两种病症的特点展开讨论。

 

01、病原

 

禽流感病毒是一种正粘病毒,存在多个亚种类型。目前,临床上所报告的高致病性毒株在我国主要以H5N1 为主,国外多为H7毒株,可导致禽类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及全身出现感染症状。

 

通常,在冬春气候寒冷季节交替之时会集中爆发。各育龄段家禽都可能会感染发病,通常刚生产后的母鸡最易受到病毒感染。

 

感染毒性相对较低的毒株,会导致母鸡产蛋量大幅度降低,并会有少部分死亡病例;而感染具备高致病性的强性毒株后,会在短时间内快速蔓延、传播,而且致死率极高。

 

新城疫的病发是因感染了新城疫病毒所致,新城疫病毒对于外部环境的抗性较强,全年都可出现发病情况,是一种附粘病毒。

 

02、临床症状

 

禽流感病毒的潜伏期和病程比国内目前发生的新城疫发病的潜伏期和病程要短,急性感染的禽流感缺乏特定的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可见食欲废绝,体温骤然升高,并伴发高死亡率,而新城疫则较之稍缓一些,长一些,死亡率相对低一些。

 

另外,新城疫病鸡,呼吸困难的咕咕叫声和嗉囊积液,以及典型的神经症状等表现较禽流感明显和具有特征性。产蛋率急剧下降和死亡率快速上升是禽流感的特征性变化,而新城疫在产蛋率和死亡率变化不明显。

 

患禽流感的病禽精神极度沉郁,食欲下降或废绝,拉黄、 白、绿色稀便,冠呈黑紫色,病死鸡皮肤呈紫红色,外观腿部鳞片出血或鳞片下出血。

 

部分病鸡颜面和肉髯水肿,又称肿头症状,产蛋率急剧下降直至绝产,当病情严重死亡率增加时,软皮蛋、破壳蛋、血斑蛋数量增多。

 

低致病性禽流感临床症状表现轻微,一般仅表现为鸡冠边缘略显紫红色,产蛋率下降,零星死亡。 感染新城疫的病鸡常发出咕噜音或咯咯音,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排黄绿色稀便,冠暗红,嗉囊充满酸臭的液体或气体,倒提病鸡口流黏液,有的病例出现扭脖、曲 颈、转圈等神经症状,死亡率高。

 

非典型新城疫临床症状:精神不振,采食量下降,发出咯咯或咔咔的叫声,常闭眼、缩脖、乍毛、冠萎缩且有白霜,产蛋量下降或很难上产蛋高峰,甚至无产蛋高峰;不混感其他疾病时死亡率较低,也 会出现“水嗉”或“气嗉”以及倒提病鸡口流黏液现象,当并发其他细菌混合感染时死亡率上升。

 

目前,在家禽饲养过程中禽流感与新城疫都可能会 发生,要做好对这两种高发性家禽传染疾病 的预防工作, 就必须从防疫、消毒、免疫、饲养管理和检验等多个环节来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做好日常对家禽的饲养管理及 卫生消毒工作,保障饲料营养均衡,降低应激性反应,保障家禽健康。尤其是要采取全进全出与封闭式饲养制度,对不同育龄期家禽采取分场饲养。同时,落实消毒检疫制度,避免传染细菌的入侵。并制订出科学化 的免疫计划,保障免疫工作的有序开展,最大程度地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声明:以上信息来自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删除。


(文章推荐:张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