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腺肌胃炎的防治
时间:2021/2/3 17:29:32浏览量:9302

鸡腺肌胃炎是一种以鸡腺胃肿大和肌胃龟裂、糜烂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生长不良、消瘦、整齐度差。临床上肉鸡的腺胃炎经常发生,几乎每批鸡都会发生腺胃炎,而且治疗困难,给养殖业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该病主要发生于肉用仔鸡,特别是3周龄以内的肉用仔鸡最易发生,但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鸡群中所发生的病症不一,临床症状多种多样。特征性的症状:鸡群发育不均,发病鸡群日龄愈小愈严重。

 

1、病原及诱因

 

传染性因素有由一种或几种免疫抑制性病毒引起,如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呼肠孤病毒、白血病毒、马立克病毒等;非传染性因素比如日粮中所含的生物胺(组胺、尸胺、组氨酸等)、这些生物胺对机体有毒害作用,可引起明显的腺胃、肌胃、肠道肿胀及损伤。饲料发霉后产生的霉菌毒素,可造成腺胃炎等,尤其是夏季尤为多见。

 

2、临床表现

 

整个鸡群生长不均匀,大小不一,1周龄以内表现较为明显。肉用仔鸡最早发生于3~ 7日龄,开始表现为精神倦怠,水样腹泻,粪便内含未消化的食物,病鸡腹部膨胀下垂。体重迅速下降,仅为正常鸡体重的1/3,个体矮小,生长明显受阻。一群鸡中一般有5%~20%的鸡到受感染,这些鸡到4周龄时才有同批鸡的一半那么大,甚至还小。

 

3、剖检变化

 

病死鸡的特征性病变为腺胃肿大如球状,有半透明感,呈乳白色,切开见腺胃壁增厚、水肿,挤压可流出浆液性液体;腺胃黏膜肿胀变厚;乳头肿胀外翻、乳头基部呈粉红色, 周边出血或出血不明显、溃疡。有的乳头已融合,界限不清。后期乳头穿孔或溃疡、凹陷,消失;肌胃瘪缩,肌胃角质膜易剥离,边缘苍白有裂缝。

 

4、防治措施

 

(1)降低免疫抑制因素影响,切断垂直传播病原:

(2)防止霉菌毒素的污染:

(3)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大群精神萎靡、过料、均匀度差,腺胃肿胀、腺胃乳头肿胀或者糜烂,肌胃角质层溃疡、增生、有火山灶样病变,胸腺萎缩、褪色:

 

声明:以上信息来自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删除。


(文章推荐:李丁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