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科研、加工、贸易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农牧公司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虽然育成鸡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较强,但育成期的管理也不能忽视。生产中由于不重视育成期管理而影响以后生产性能发挥的情况也不少见。
一、注意观察。
每天认真观察鸡群,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把隐患消灭在萌芽中。
二、合理分群
进行适当的分群,做到公母分开饲养、强弱分开饲养、大小分开饲养。鸡群不要过大,一般每群以1000~2000为宜。及时淘汰体重过小、瘦弱、残疾、畸形等无饲养价值的鸡,降低育成鸡的培育费用。
三、加强卫生防疫
及时清理舍内的污物、污水和粪便,保持舍内干燥清洁;定期对鸡群带鸡消毒(每周2~3次,消毒液交替使用)、环境消毒和用具消毒,同时注意经常更换消毒药;按照防疫程序进行确切的免疫接种。
四、维持适宜的环境
1、适宜温度是15—21℃,注意防暑和防寒。
2、适量通风,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避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3、注意舍内卫生,每周带鸡消毒1~2次。
4、保持适宜的饲养管理密度。无论平养还是笼养,要使鸡群发育均匀,必须有适宜的饲养密度。不同品种、不同的饲养方式,要求的饲养密度不同。
不同饲养方式的饲养密度(单位:只/米²)
品种 | 地面平养 | 网上平养 | 网上与地面结合平养 | 笼养 |
白壳蛋鸡 | 8.5 | 11.5 | 9.5 | 30 |
褐壳蛋鸡 | 6.5 | 9.5 | 8.5 | 25 |
轻型蛋种鸡 | 5.5 | 9 | 7.5 | 20 |
中型蛋种鸡 | 4.5 | 7 | 6 | 15 |
五、做好记录
记录可以告诉管理者过去发生的事情,并帮助规划未来,可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管理水平。记录的内容主要有:入舍的鸡数、品种、周龄(日龄)、日期;鸡的死亡、淘汰、存栏等变动情况;饲喂方案和光照管理方案;防疫和用药情况及鸡群生长发育情况(测定的体重、胫长及计算结果)。
注明:以上信息来自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推荐:郭艳荣
上一条:规模化养鸡,鸡的体感温度和负压怎么理解
下一条:秋冬时节家禽防病管理要点! |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