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丰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集科研、加工、贸易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农牧公司

猪饲料服务热线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15937190040

联系我们

  • 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致电

    15937190040

学习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学习中心

你知道的鸡病有多少?

发布时间:2024/1/30 8:37:34      点击次数:746

六大类:病毒性的鸡病、细菌性的鸡病、真菌性鸡病、寄生虫病、非传染性的代谢病和其他。


一、病毒性的鸡病:

新城疫(ND)、禽流感(AI)、传染性喉气管炎(AILT)、传染性支气管炎(IB)、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传染性贫血和商品禽类圆环病毒感染、腺病毒感染、痘、禽肠孤病毒感染、病毒性肠道感染。


新城疫(ND):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禽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高热、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为特征。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危害养禽业的一种主要传染病。OIE将其列为A类疫病。


禽流感(AI):全名鸟禽类流行性感冒,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通常只感染鸟类,常见于鸭子和鹅等野生水禽,某些禽流感病毒跨越物种界限传播,并导致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患病或亚临床感染。

自从1997年在香港发现人类也会感染禽流感之后,此病症引起全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关注。其后,本病一直在亚洲区零星爆发,但在2003年12月开始,禽流感在东亚多国──主要在越南、韩国、泰国──严重爆发,并造成越南多名病人丧生。直到2005年中,疫症不单未有平息的迹象,而且还不断扩散。现时远**东欧多个国家亦有案例。人类感染的首要危险因素似乎是直接或间接暴露于受感染活禽或病死禽类或污染环境中。


传染性喉气管炎(AILT):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引起、发生在鸡身上的一种病害。病鸡呼吸困难、咳嗽和咳出血样渗出物或黄色干酪样假膜为特征,受侵害的气管粘膜肿胀、水肿,导致糜烂和出血。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急性暴发时的发病率为90%~100%,死亡率为5%~70%(平均20%),蛋鸡的产蛋量明显下降,是危害养禽业的重要疫病之一。为世界养禽国家**防控的疫病之一,1999年被国际兽医局在《国际动物卫生法典》中列为B类疫病。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简称: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发生在鸡身上的一种病害。病鸡食欲降低,体温升高,张口呼吸,咳嗽、流鼻液。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常导致蛋鸡、种鸡的生长性能下降、死淘率升高、产蛋量及蛋壳质量下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是养鸡业的重要疫病之一。该病害以预防为主。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简称IBD)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发生在鸡身上的一种常见病害。病鸡增重减少、死亡、机体严重脱水和骨骼肌出血。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引起免疫抑制,感染鸡常常发生免疫失败和对其他病原的易感性增强,感染后对产蛋鸡可以造成高达70%的死亡率。而且具有高母源抗体的鸡群也可发病。该传染病在世界上主要养鸡国家迅速流行,经济损失惨重。1980年以后该病传入中国并大面积暴发和持续流行,严重影响了中国养鸡业的发展。

预防该传染病**有效的方式是建立健全防、检疫制度,要坚持自繁自养,不从外地(特别是IBD疫区)引进种鸡、种蛋,必须引进时,也要在检疫和免疫后再引进,且需隔离观察,确认健康后方可混群;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


鸡传染性贫血和商品禽类圆环病毒感染:鸡传染性贫血病(CIA)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引起雏鸡的以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性淋巴组织萎缩为特征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经常合并、继发和加重病毒、细菌和真菌性感染,危害很大。

1979年**在日本发现本病,之后相继在德国、瑞典、英国、美国、澳大利亚、荷兰、丹麦、波兰、巴西等国分离到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在我国,1992年从发病鸡群中分离到病毒,从而确证该病在我国的存在。根据近几年的流行病学调查,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在我国鸡群中的感染率约在40%~70%。国内外的病原分离和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鸡传染性贫血病可能呈世界性分布,由鸡传染性贫血病诱发的疾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经济问题,特别是对肉鸡的生产。

鸡传染性贫血病的病原为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现归类于圆环病毒科(Circoidae)


禽腺病毒感染:腺病毒是一种禽类常见的条件性病原,可感染多种禽类。健康家禽常带毒不发病,但在某些条件下引发多种禽病综合征。腺病毒爆发导致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和包涵体肝炎,给养鸡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鸡痘(Avian Pox):是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在鸡的无毛或少毛的皮肤上发生痘疹,或在口腔、咽喉部粘膜形成纤维素性坏死性假膜。

在集体或大型养鸡场易造成流行,可使增重缓慢,消瘦;产蛋鸡受感染时,产蛋量暂时下降,若并发其他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卫生条件或营养不良时,可引起较多的死亡,对幼龄鸡更易造成严重的损失。鸡痘的传播和流行,与这些诱因相关:夏季蚊虫叮咬,尤其吸血感染,为此病传播的重要途径。有研究证实:病鸡被蚊虫叮咬,蚊虫体内的病毒可携带达10~30d。其间,易感鸡群再次被携带病毒的蚊虫叮咬后,即可被感染。

养鸡密度大,舍内通风不畅,养殖环境阴冷潮湿,鸡群营养不良,鸡只有啄癖,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将加重此病的高发。此外,接种管理不善,有漏接、免疫失败的鸡群,都为此病高发的危险群体。


禽呼肠孤病毒感染(Avian reovirus infection) :呼肠孤病毒感染可引起鸡多种疾病,包括病毒性关节炎、矮小综合征、呼吸道疾病、肠道疾病和所谓吸收不良综合征。疾病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鸡的年龄、病毒的致病型和感染途径。呼肠孤病毒感染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已有多个省、市发现本病,并从有些病例分离鉴定出呼肠孤病毒。呼肠孤病毒无所不在的性质,以及对环境的抵抗力强和既可垂直传播又可水平传播的特点,使得消除鸡群的感染十分困难。

其他病毒性肠道感染:火鸡冠状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感染、星状病毒感染、禽肠道病毒样病毒感染、鸡肠道细小病毒感染。


二、细菌性感染的鸡病:家禽必选益生菌—有效杀灭有害细菌

沙门氏菌病、弯曲杆菌病、大肠杆菌病、巴氏杆菌病和其他呼吸道细菌感染、传染性鼻炎相关细菌感染、支原体病、梭菌病、其他细菌性鸡病、禽衣原体病。


沙门氏菌病: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引起的一组传染病。主要包括鸡白痢、鸡伤寒和鸡副伤寒。

鸡白痢:鸡白痢是雏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2周龄以内的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成年鸡多呈慢性经过。症状不典型,但带菌种鸡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给雏鸡,还可通过粪便水平传播。大多通过带菌的种蛋进行垂直传播、如果孵化了,带菌的种蛋,雏鸡出壳1周内就可发病死亡,对育雏成活率影响极大。育成期虽有感染,但一般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种鸡场一旦被污染,很难根除。感染种蛋孵化时.一般在孵化后期或出雏器中可见到已死亡的胚胎和即将垂死的弱雏。

禽伤寒禽伤寒主要发生于育成鸡和产蛋鸡。4~20周龄的青年鸡,特别是8~16周龄**易感。带菌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粪便感染。通过眼结膜或其他介质机械传播,也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给雏鸡。

禽副伤寒禽副伤寒是由鼠伤寒、肠炎等沙门氏菌引起的疾病的总称。主要发生于4~5日龄的雏鸡,可引起大批死亡。以下痢、结膜炎和消瘦为特征。人吃了被污染的食物后易引起食物中毒.应引起重视,主要通过消化道和种蛋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伤几传染,一般多呈地方性流行。雏鸡多呈急性败血症经过,成年鸡多呈隐性感染。


弯曲杆菌病:鸡弯曲杆菌性肝炎(Avain Campylobacter Hepatitis)又称鸡弧菌性肝炎(Avain Vibrionic Hepatitis),是主要由空肠弯曲杆菌引起的幼鸡或成年鸡的一种传染病。本病以肝出血、坏死性肝炎伴发脂肪浸润,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及慢性经过为特征。自然条件下,可发生于各年龄的鸡,而以产蛋鸡群和后备鸡群较多发,实验感染时,大鸡也可发病。因腹腔内常积聚大量血水,故又称“出血病”。

本病首先在美国新泽西州报道,随后,加拿大、荷兰、德国、意大利及瑞典相继报道了本病。我国近年来养鸡集约化生产中相继有本病发生。


大肠杆菌病(colibacillosisi)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组传染病,危害养殖业严重的主要是猪大肠杆菌病、禽大肠杆菌病、兔大肠杆菌病等。病原是肠道杆菌科埃希氏属的大肠埃希氏菌(E.coli),简称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也是畜禽肠道的正常栖居菌,许多菌株无致病性,而且对机体有益,能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供宿主利用,并对许多病原菌有抑制作用。大肠杆菌中一部分血清型的菌株具有致病性,或当鸡体健康、抵抗力强时不致病,而当机体健康状况下降,特别是在应激情况下就表现出致病性,使感染的鸡群发病。

鸡、鸭、鹅等家禽均可感染大肠杆菌,鸡在4月龄以内易感性较高。本病的传播途径有3种:

1、母源性种蛋带菌,垂直传递给下一代雏鸡;

2、种蛋本来不带菌,但蛋壳上所沾的粪便等污染物带菌,在种蛋保存期和孵化期侵入蛋的内部;

3、接触传播,大肠杆菌通过消化道、呼吸道、肛门和皮肤创伤等门户都能侵入体内,饲料、饮水、垫料、空气等是主要传播媒介。

鸡大肠杆菌病可以单独发生,也常常是一种继发感染,与鸡白痢、伤寒、副伤寒、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禽霍乱等合并发生


禽巴氏杆菌病(Ap):又称禽霍乱、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Apm)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型,发病率高,引起急性死亡率达 20%-30%。该病是美国农业部(USDA)兽医部门**研究的 4 种传染病之一,在传染病学的研究历程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鸡传染性鼻炎(Infectious coryza,简称IC)是由副鸡嗜血杆菌(Haemophillus paragallinarum,简称Hpg)又称(Avibacterium paragallinarum)引起、发生在鸡身上的一种常见病害。病鸡打喷嚏、鼻分泌物、有泪液、结膜炎、面部及周围肿胀或水肿。 

鸡传染性鼻炎主要引起育鸡的生长受阻,增重减慢,鸡群的死亡数和淘汰数增加,蛋鸡的产蛋率下降;病程约4~15天,死亡率约10%,伴发并发症时死亡率增加,给养鸡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支原体病:本病是由鸡毒支原体和滑液囊支原体引起的鸡接触性传染性慢性呼吸道病,它只感染鸡与火鸡。发病慢、病程长。该病可水平传播也可垂直传播。本病主要发生于1-2月龄雏鸡,在饲养量大、密度高的鸡场更容易发生流行。

发病后病鸡先流出浆液性或粘性鼻液,打喷涕,炎症继续发展时出现咳嗽和呼吸困难,可听到呼吸罗音,到后期鼻腔和眶下窦蓄积多量渗出物,并出现眼脸肿胀,眼部突出。


鸡梭菌性肠炎:在生产实际中主要有两种疾病,即溃疡性肠炎和坏死性肠炎。前者主要由肠道梭菌(Clostridium colinum)所引起,后者则由产气荚膜梭菌(C.perfringens)所致。生产实践中以坏死性肠炎更为多见、危害更重。

 鸡坏死性肠炎也称鸡肠毒血症或糜烂性肠炎,常被养鸡者称为“烂肠病”,是集约化养鸡生产中**主要的肠道健康问题,其发病率和流行率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均呈升高趋势,其**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对饲料中抗菌药物添加剂使用的限制或禁止(如欧盟各国禁止使用抗菌药物添加剂和抗球虫药物添加剂)。故尔从这一特殊原因出发,有许多学者将这一疾病称为鸡的“复燃的传染病”。鸡坏死性肠炎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升高,其主要原因可能与养殖密度加大、养殖条件粗放及产气荚膜梭菌普遍而严重的抗药性有关。另外,饲料基础日粮中使用大量小麦替代玉米可能也是诱因之一。在肉鸡,由坏死性肠炎导致的死亡率约为2~10%,在极端情况下可能高达50%;而在蛋鸡,死亡率也可达6.5%或更高。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坏死性肠炎所致的养鸡业经济损失高达20亿美元以上。

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的、可形成芽孢的严格厌氧菌,在环境中广泛分布,也是鸡和人及其它动物肠道内的一种“常在菌”, 作为鸡肠道中的一种常在菌,只有当其在某些“预置因素”影响下急速增殖达到104~108菌落形成单位(cfu)/克肠内容物或以上的菌数时才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这些预置因素包括饲料组成、鸡体的免疫状况、球虫感染、应激状态等。其中球虫感染几乎是鸡坏死性肠炎发生所不可缺少的预置因素,因而在临床上球虫感染总是与坏死性肠炎相伴的。


其他细菌性鸡病:包括葡萄球菌病、链球菌和肠球菌、丹毒、禽肠道螺旋体病、结核、混合及散发的细菌性鸡病。


禽衣原体病(鹦鹉热)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多种禽类和人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呼吸器官损伤为特征。


三、真菌性疾病

曲霉菌病、念珠菌病(嗉囊真菌病)、散发性真菌感染


鸡曲霉菌病(Avian Aspergillosis):是真菌中的曲霉菌引起多种禽类、哺乳动物和人的真菌病,主要侵害呼吸器官。该病的特征主要是以肺和气囊发生炎症.形成小结节,因此又叫“曲霉菌性肺炎”。

禽类中主要侵害鸡、鸭、鹅、火鸡、鹌鹑、鸽和其他多种鸟类,但以幼禽多发,常见急性、群发性暴发,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成年禽多为散发。病的特征是形成肉芽肿结节,在禽类以肺及气囊发生炎症和小结节为主。偶见眼、肝、脑等组织,故又称曲霉菌性肺炎。我国各地都有发生和报道,尤其是在南方潮湿地区常在鸡、鸭、鹅群中发生。当蛋类保存条件差的情况下,蛋壳污染严重时,能引起胚胎死亡,并能从死胚中分离到曲霉菌。北方地区以多因饲料和垫料发霉所致。

念珠菌病(嗉囊真菌病):本病又称霉菌性口炎、白色念球菌病,俗称鹅口疮。由白色念球菌引起的禽类上消化道的一种霉菌病,其特征是在上消化道粘膜发生白色假膜和溃疡。本病是一种内源性的条件性疾病,当菌群失调或宿主抵抗力较弱时,以及饲养管理不善和饲养环境差就会发生本病。

由于念球菌病不会直接给鸡群带来大面积的死亡,所以没有被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本病能给禽类带来严重的免疫抑制,造成免疫应答水平低下,体质消弱,抗病差。一旦条件不适易引发呼吸道、大肠杆菌、病毒等疾病,肉禽瘦弱,蛋禽产蛋下降。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损失。


散发性真菌感染:皮肤真菌病(冠藓)、赭霉病、接合菌病(毛霉菌病)、大杆菌病等


四、寄生虫病

外寄生虫和家禽虫害、内寄生虫病、原虫感染


鸡体外寄生虫:指寄生于鸡只皮肤和羽毛上的节肢动物,它把鸡体作为宿主,严重影响鸡只的生长发育、生产水平和健康状况,给经营者造成经济损失。

常见的家禽体外寄生虫包括虱、臭虫、蚤、蝇(蚊、蠓、蚋、家蝇)、蜱和螨,对家禽造成严重危害的有以下几种:

1、林檎刺螨:又称灰螨、北方禽螨、羽螨,整个生活史都在鸡身上,多寄生于肛门部、尾部及胸部的羽毛和皮肤上,种鸡场多见;

 2、新勋恙螨:寄生期间因刺吸体液并分泌毒素,而在皮肤上形成痘疹样病灶。散养黄鸡多见,造成皮肤损伤影响产品外观;

 3、鸡刺皮螨:又称为红螨、栖架螨、禽螨,鸡刺皮螨在夜晚吸饱血后离开鸡体而成群聚集于松散粪块、板条、鸡笼间隙、饮水器料槽背面、墙壁缝隙和舍内杂物内,因此白天检查鸡体往往难以发现虫体。蛋鸡场多发;

 4、鸡虱子:咬食羽毛、损害表皮和吸食血液。比较少见,终生寄生在鸡身上。


内寄生虫病:

1、前殖吸虫病:前殖吸虫病流行广泛,在我国分布较广,尤其是在南方地区较为多见。其流行季节与蜻蜓出现的季节相一致,多发生于春季和夏季。前殖吸虫寄生于鸡、鸭、鹅等家禽及其它鸟类的输卵管、法氏囊和泄殖腔内,引起寄生部位炎症病变,导致家禽的产蛋率下降,严重时可致输卵管破裂,卵、蛋白质和石灰质等落入腹腔,继发腹膜炎而死亡。
2、绦虫病:寄生于鸡的绦虫主要有瑞利绦虫和节片戴文绦虫,寄生于鸭、鹅的绦虫主要有矛形剑带绦虫。本病多发于夏秋季节,环境潮湿、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不良均易引起其发生。由于中间宿主种类较多,适于其生存的环境广阔,加上感染后排出孕节的持续时间长, 从而造成了广泛的流行。感染率因地区不同而异,不同年龄的鸡均可感染,其中17~40日龄的雏鸡**易感。寄生于小肠中,常可造成雏鸡的大批死亡;对成禽,则引起营养不良、消瘦、贫血、腹泻及经济性能(饲料转化率、产蛋率和增重率)下降等,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3、线虫病:寄生于家禽的线虫主要有鸡蛔虫、异刺线虫、气管比翼线虫等。鸡蛔虫病易发于潮湿温暖的季节,主要危害3~4月龄鸡,成年鸡 (12月龄以上)常为带虫者。家禽通过吞食了受感染性虫卵污染的饲料、饮水或蚯蚓而感染。虫卵在适宜条件下,约经10d发育为含感染性幼虫的虫卵,并在土壤内生存6个月仍具有感染能力。温湿度越大,发育的速度就越快,但当超过 40 ℃时易死亡。

原虫感染

1、球虫病:球虫病是危害禽类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流行范围广、传播速度快、防治困难、死亡率高,对我国的养禽业构成很大的威胁。目前,我国已发现的鸡球虫有7种,即盲肠、毒害、堆型、巨型、和缓、早熟、布氏艾美耳球虫。这些球虫分别寄生在鸡小肠、盲肠、直肠等黏膜内,其致病力不一致。

球虫孢子发育的**适宜温度是 22℃~30℃,潮湿和温暖的地区有利于球虫卵囊的发育,但球虫卵囊对高温、低温和干燥的抵抗力较弱。本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通常在温暖潮湿的季节暴发流行。特别是南方地区,由于气温高,湿度大,有利于球虫卵囊的孢子发育,常常呈暴发性流行。

2、组织滴虫病: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盲肠和肝脏,引起机能紊乱的一种鞭毛虫病。由于其寄生部位特殊,故又名盲肠肝炎;因发病后期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头部瘀血而呈黑色,因而又称“黑头病”。本病呈世界性分布,以侵害火鸡和鸡为主,其他家禽易感性不高,但组织滴虫可以引起家禽的生长发育迟缓、产蛋下降,阻碍养禽业健康发展,给养禽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本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通过吞食含有组织滴虫的异刺线虫虫卵或啄食含有异刺线虫虫卵的蚯蚓而引起发病。饲养管理不当也可诱发本病。本病季节性不明,但多发于夏季4~6周龄雏鸡**易感染。

3、隐孢子虫病及其混合和散发性的原虫感染。


五、非传染性的代谢病

营养代谢疾病、有毒有害物质中毒病、其它普通内外伤病


营养代谢疾病

1、营养及代谢障碍:饥饿、缺水。

2、蛋白质与氨基酸缺乏。

3、维生素缺乏。

4、矿物质缺乏‘

5、其它代谢疾病:痛风、脂肪肝综合症、腹水。

毒素和有害物质中毒病

农药:有机磷;氟中毒,砷,汞。

药物:磺胺、喹乙醇、痢菌净。

食盐:家禽对钠、氯比较敏感。

CO中毒:与血红蛋白结合率比O2大300倍,表现:尸僵不良,血液不凝固。

霉菌毒素:引起免疫抑制,黄曲霉共有16种,B1**毒:陈米、花生油。

肉毒梭菌毒素中毒:软颈病。

其它普通内外伤病:啄癖、肛门淋、嗉囊阻塞、肌胃腐蚀、气 肿、龙骨囊肿等。


六、其他疾病(新发或综合征或未知病因的疾病)

1、多病因的呼吸道疾病

2、多病因的肠道疾病

3、白鸡综合征

4、产蛋鸡十二指肠局灶性坏死

5、木质肉和其他鸡肉异常

6、褐壳蛋鸡先天性产蛋下降

注明:以上信息来自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推荐:闫梦丹



上一条:禽用呼吸道对症药及其使用的**佳时机
下一条:猪发烧用什么药?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