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丰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集科研、加工、贸易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农牧公司

猪饲料服务热线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15937190040

联系我们

  • 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致电

    15937190040

学习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学习中心

坏死性肠炎是怎么形成的?

发布时间:2024/8/28 10:56:57      点击次数:3891

    鸡坏死性肠炎(NE)是由A型、C型和G型产气荚膜梭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一种主要侵害雏鸡的疾病。产气荚膜梭菌为革兰氏阳性厌氧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可在15~50℃的温度范围内生存并可形成孢子,孢子能耐受100℃2小时,因此标准饲料加工工艺很难杀灭孢子。产气荚膜梭菌在33~49℃环境中不到20分钟即可传代。


坏死性肠炎发病机制


    如果鸡群盲肠健康出了问题,肠道中稳定的微生物群受到了影响,有益菌数量减少,魏氏梭菌数量趁机增加。魏氏梭菌逆行往上走到小肠部位,假设这个部位正好有球虫或者霉菌毒素导致的肠粘膜脱落引起的假膜覆盖区御(厌氧环境),就给了魏氏梭菌一个生存空间。 定植的魏氏梭菌释放毒素,导致动物小肠粘膜的坏死和/或溃疡。 细胞损伤和死亡仍在继续。 绒毛因广泛的细胞损伤而塌陷,继而导致肠道功能沦陷,引发坏死性肠炎,严重者甚**出现死亡。


除此之外,导致坏死性肠炎的原因也有:


    1、霉菌毒素的影响,会破坏消化道粘膜,导致系列的消化道问题,比如腺肌胃炎,肠炎,肠粘膜脱落,出血。


    2、饲料抗营养成分的直接或者间接损伤,这种对肠道内壁的损伤会贯穿全程,有的抗营养成分还会导致非正常免疫活动,轻则浪费饲料,重则出现持续肠道健康问题。


    3、能蛋比不合适的饲料配方,导致某些营养无法完全消化吸收,一方面让营养流失,一方面让肠道杂菌滋生,引发菌群紊乱甚**肠炎。含动物性蛋白(鱼粉)和高蛋白水平的日粮、含高比例小麦或大麦型日粮(NSP非淀粉多糖)的日粮、饲料颗粒过小和粉末过多的日粮均已被证实和坏死性肠炎的高发生率相关。


    4、粗纤维偏低,引发盲肠健康问题,导致丁酸梭菌等有益菌压不住魏氏梭菌这样有害菌导致坏死性肠炎。


    5、球虫,其他寄生虫的影响,破坏肠道上皮细胞,导致肠道粘膜脱落,出血,导致肠绒毛脱落。当存在球虫病时,坏死性肠炎发病过程如下:艾美尔球虫在小肠定植并杀死肠上皮细胞,由此产生的肠上皮细胞之间的缝隙使血浆蛋白渗漏到肠腔中,产气荚膜梭菌可利用血浆蛋白作为其生长基质。此外,球虫感染诱导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能促进肠道黏液生成,由于产气荚膜梭菌能以黏液为底物,因此粘蛋白合成增加也为产气荚膜梭菌提供了有利生长条件。致病性产气荚膜梭菌菌株通过产生细菌素而抑制其他产气荚膜梭菌菌株,尽可能地获得由球虫感染而增加的营养物质。坏死性肠炎的病理变化始于肠上皮细胞的基底层和外侧区域,然后逐渐扩展到整个固有层。宿主胶原酶和致病性产气荚膜梭菌分泌的胶原蛋白水解酶可能在此过程中起作用。NetB可使肠细胞产生小孔,导致细胞死亡,从而诱发坏死性肠炎。


    6、催化体内器官衰老的的各类应激反应带来的器官衰老(比如氧化应激),这个原因这几年挺普遍的,**为严重但却被忽视的就是葡萄糖氧化酶的滥用,还有过量使用了重金属超标的微量元素和石粉中过量的重金属的影响。


    7、杂菌问题往往是上面的工作没有做好才出现的不良后果,尤其是在遇到应激,如热应激、免疫、转群、限饲等特殊情况时杂菌的影响则会更为严重,比如魏氏梭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对健康的持续影响。

文章部分观点来源自网络,只供分享,小编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涉侵犯您的著作权,请联系我删除,感谢您的支持!

文章推荐:【张国银】



上一条:高温下的隐形杀手-鸡的热应激的防控
下一条:蛋鸡的秋季腹泻,不是单一的肠道炎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