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丰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集科研、加工、贸易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农牧公司

猪饲料服务热线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15937190040

联系我们

  • 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致电

    15937190040

学习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学习中心

秋季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发布时间:2024/10/8 8:51:35      点击次数:9835

    秋季天气逐渐变凉,每天的温度和昼夜温差变化很大。所以,为保证鸡群舒适的生存环境,使鸡群的生产性能得到较好的发挥,在管理上应以稳定环境为**。

一、合理通风,稳定环境

    蛋鸡比较适宜的温度为18~25℃,相对湿度为50%~70%,过高和过低都会降低鸡的产蛋率。早秋季节,天气依然比较闷热,再加上雨水比较多,鸡舍内比较潮湿,易发生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为此必须加强通风换气。白天打开门窗,加大通风量,晚上适当通风,以降低温度和湿度,利于鸡体散热和降低鸡舍内有害气体含量。

    随着季节的转换,中秋以后,昼夜温差大,此时鸡舍应由夏季的纵向负压通风逐渐过渡到横向负压通风,以减小昼夜温差。若过渡得不合理,就会诱发鸡群发生呼吸道疾病、传染性疾病,进而给鸡只产蛋带来影响。

1、秋季通风管理的总体目标

    鸡舍的房屋结构、风机设计模式、进风口的位置决定了通风所采取的方式,不论是横向通风还是纵向通风,通风管理**终要达到的目标是实现鸡舍要求的目标温度值,使舍内风速均匀,空气清新。通风管理即在考虑鸡舍饲养量、鸡群日龄的基础上,决定开启风机和进风口的数量与角度。

    鸡舍内温度的相对稳定及舍内空气的清新,有利于**大限度地发挥鸡群的生产性能。在设计鸡舍的通风系统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考虑鸡舍的(夏季)**大通风量。如蛋鸡夏季**大的排风量为14米/(小时·只)。根据经验公式:n=[体重(千克)x饲养只数x7x1.15]/风机排风量(式中7为每只鸡呼吸量,1.15为损耗系数),计算出不同日龄鸡舍应安装的风机个数。夏季采取纵向负压通风和湿帘降温系统,秋季采用由纵向负压向横向负压过渡的通风方式,以减小昼夜温差。

2、秋季通风管理关键点

    (1)设定鸡舍的目标温度值。鸡只生产和产蛋**适宜温度是18~25℃。但是,在生产实际中,受外界气候的影响,鸡舍内不可能维持理想的温度值,要根据季节的变化进行调整。秋季通风的管理,实际上是根据外界温度的变化,确定夜间的**低温度值,以减小昼夜温差。随着外界温度的降低,为了使鸡舍夜间温度与昼夜之间的温差相对恒定,向冬季过渡,**低值的确定应遵循逐渐下降的原则。若外界**低气温为18℃,舍内设定目标值为20℃;若外界**低气温是16℃,舍内设定目标值为18℃。

    如秋季白天外界**高气温达到32℃,相对湿度30%,夜间**低气温18℃,相对湿度60%。在一天之内,舍内**高温度32℃,白天需全部开启风机和进风口,使用纵向通风,舍内风速可达2.5米/秒,以达到降温的效果。而夜间通过减少风机的个数,使舍内**低温度控制在18℃以上,风速低于1.2米/秒,以满足鸡群正常生产的需要。虽然舍内温差达到了14℃,但是温度控制是在鸡体可以调节的正常范围内,所以鸡群表现出了良好的生产性能。

    (2)为保证舍内温度恒定和风速均匀,调整风机台数和进风口数量。设定目标温度值后,需靠调整风机台数和进风口数量,来保证舍内温度的恒定与风速的均匀。在秋季一天之中,鸡舍内的目标温度值是不一样的。午后热,早晚凉,白天舍内**高温度在32℃(高于32℃应采取湿帘降温),夜间**低温度设定在18℃。因此,白天通风的目的是降温,夜间通风的目的是换气。白天全部开启风机和进风口,夜间靠少开风机和适量减少进风口,保证达到目标设定值。由于风机和进风口是逐渐调整的,温度的变化是逐渐降低或升高的,因此每只鸡可以适应温度的变化,减少了鸡群的应激,保持了生产的稳定。

    那么,如何使开启的风机与进风口匹配,达到设定的目标温度值呢?**好的方法是安装温度控制器,根据设定的目标温度调整风机、通风小窗的开启。自动调节温度控制器有两种:一种是电脑控制的AC2000控制器,另一种是人工控制的温度控制器。将风机与温度控制器相连,根据控制器的要求,设定一天中鸡舍所需的目标温度值,来控制风机的开启个数,保持鸡舍设定的目标温度。开启进风口的数量与角度决定了鸡舍的风速,使用AC2000控制器,可以实现鸡舍温度与风速控制的自动化。安装温度控制器解决了秋季昼夜温差大的难题,使鸡舍温度保持相对稳定。

    (3)秋季通风管理的注意事项。国内养殖户的饲养设备、饲养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对于鸡舍秋季通风的管理认识存在差异。无论采取什么样的通风方式,原理都是相同的。因此提醒广大养殖场(户),管理好鸡舍的通风,首先必须了解鸡舍通风系统的通风方式,是横向负压通风还是纵向负压通风,然后再了解每台风机的排风量,鸡舍的静压,进风口的大小、风速,风的走向等。根据外界温度的变化,设定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舍内目标温度值,根据目标温度值确定风机及进风口的数量和开启角度、大小。设定目标温度值要遵循逐渐下降的原则,逐渐向冬季过渡。保持舍内温度、风速的均匀,不留死角,防止通风不足和通风过度。有条件的鸡舍**好使用自动温度控制系统,以实现随时调整风机的目的。

    每天要认真观察鸡群,如果有冷风直接吹入,可以看到局部的鸡群腹泻症状,及时调整后,这种条件性疾病就会改善。

二、调控温度,减少应激

    (1)关注温度,适时调整产蛋鸡舍内温度以保持在18~25℃为宜,秋季白天外界**高温度可达到30~32℃,夜间**低温度可达到16~18℃,所以要控制好舍内的温差。

    减小温差**好的方法是安装温控仪,这样可以保证鸡舍温度的稳定。随着天气逐渐变凉,及时调整设置的温度,在保证**低通风量的基础上,确定夜晚**低温度,然后逐步提高每个风机开启的温度设定,使夜里温度不致太低;白天气温高时能自动增加风机开启数量,减小昼夜温差。

    (2)注意温度变化,秋季舒适凉爽,是养鸡的好时候,但要注意冷空气由北方南下造成的气温急剧下降。所以必须关注天气预报,注意夜间的保暖工作,避免鸡群因温差应激和着凉而引发呼吸道疾病。

三、加强饲料营养,确保饲料新鲜

    鸡群经过长期的产蛋和炎热的夏天,鸡体已经很疲劳,入秋后应多喂些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以尽快恢复体能,给予易消化的优质饲料和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含量要充足。此时鸡群的食欲有所增加,必须保证饲喂充足,添加饲料时要少喂勤添,每次添料不超过食槽的1/3,尽量让鸡把料槽内饲料采食完。入秋后空气湿度还比较大,要注意保存好饲料,防止发霉和变质。

四、加强光照的管理

    秋季自然光照时间逐渐缩短,养殖户应该及时调整开灯时间,注意保持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的稳定,以免影响产蛋。产蛋前期光照时间9小时,鸡群产蛋率5%以上时逐渐递加,每周增加0.5小时,直到产蛋中期保持光照平稳,光照时间14~15小时,产蛋后期可以适当增加光照,每周**多增加不超过0.5小时,光照总长不超过16.5小时。

五、定期消毒,特别重视呼吸道疾病的控制

    定期消毒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它可以降低舍内微生物的含量,杀灭一定数量的细菌、病毒。秋季也是各种疫病的高发期,要坚持鸡舍带鸡消毒制度,一般在气温较高的中午、下午进行消毒,消毒时要面面俱到,不留死角,尤其是进风口处。消毒药交替使用,防止病原产生耐药性。

    秋季气候多变,天气逐渐转凉,鸡群保健要点就是要及时做好疫病预防,尤其是呼吸道病的预防。呼吸道发生病变后轻者造成生长受阻、生产性能下降、降低经济效益,重者引发多种疾病、死淘率增加,给养殖场造成严重的损失。

    秋冬季节易发的呼吸道病主要有病毒引发的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和细菌引发的传染性鼻炎,要加强免疫控制和药物预防。

文章部分观点来源自网络,只供分享,小编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涉侵犯您的著作权,请联系我删除,感谢您的支持!

文章推荐:【张宏】



上一条:家禽器官组织不同病理变化预示哪种疾病?
下一条:鸡出现什么异常时用气囊炎药**合适?

返回列表